一般来说,“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形容的是()

A:刘白羽散文的特色 B:秦牧散文的特色 C:魏巍散文的特色

中国最大规模的现代小说史的作者是:()

A:魏巍 B:季羡林 C:沈从文 D:刘义

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的我军著名作家是()。

A:丁玲 B:周立波 C:杜鹏程 D:魏巍

在魏巍的散文《依依惜别的深情》中,表达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深情的总语调趋势应用上扬的语调。( )

十七年时期在散文创作上取得重要成就的作家主要有吴伯箫、曹靖华、魏巍和( )等。

A:杨朔 B:韩少功 C:秦牧 D:刘白羽

魏巍抗美援朝期间三次赴朝,创作了________等具有“通讯化”特点的散文。

十七年时期在散文创作上取得重要成就的作家主要有吴伯箫、曹靖华、魏巍和 ( ) 等。

A:杨朔 B:‘韩少功 C:秦牧 D:刘白羽

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作者史铁生。 B:《我的老师》作者魏巍,当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东方》。 C:朱自清,原名自华,号佩弦,字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集、诗人、学者。 D:《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赏、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道:“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魏巍这里的“战士”和“人”指的是( )

A:解放军战士 B:抗日战士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中朝军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魏巍远行

周 明

新中国刚成立后的1950年,抗美援朝期间,魏巍便深入到朝鲜战场,与在那里浴血奋战的志愿军战士同甘苦、共命运,他为志愿军官兵的英勇献身精神所深深感动,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脍炙人口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热情讴歌了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一时间“最可爱的人”传遍中华大地,成为人们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亲切称呼和代名词。这个篇名和称呼本身,正是作家敏锐的思想和眼光的体现。据魏巍回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在朝鲜战场上激动的情况下,从心里跳出来的。此后的岁月里,《谁是最可爱的人》陆续被编进中学教科书及各种散文通讯的范本,感动和影响了几代人。至今,年轻一代不少读者还在阅读和熟知《谁是最可爱的人》。

1982年,魏巍又一次轰动!他付出了近20年的心血和智慧,所创作的革命战争“三部曲”长篇巨著中的《东方》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另两部《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也是很有影响的作品。小说充满革命激情。而《东方》之所以能够获奖,是因为它在书写战争题材上有突破性,有新意,富有浓郁的时代精神。此时他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作家,但却宝刀不老,笔耕不辍。除了长篇小说,这期间,他还不断有散文、杂文发表。他是一位长期工作、生活在__的军旅作家,他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党,他总有一种历史的使命感和作家的责任感,要把自己军旅生活和战争经历写出来,留给后来者,今天它们的确已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前辈作家,魏巍对文学事业充满关怀之情。上个世纪,我在《人民文学》杂志社工作时,魏巍长期是《人民文学》的编委。无论是在私下里还是在编委会上,他总是很直率而又热诚地对刊物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刊物发表涌现出的新人新作,他很称赞,也很鼓励,他认为这是文学事业的希望。作为一位知名作家,他平易近人。作为长辈,他率真热情,温厚待人。我的家乡陕西周至县有个名刹仙游寺,是白居易写作《长恨歌》的地方,文学史上有记载。当时白居易任职周至县尉,住在仙游寺写出千古绝唱的《长恨歌》,现在那里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延续它的人文景观,1994年秋天我曾请魏巍为该寺题词。因为他既是诗人,又是书法家。不多时,他以遒劲有力的笔墨为仙游寺题诗一首:“诗圣仙游后二年,中原又生白乐天,偏偏歌哭生民泪,不绝诗魂千古传。”第一句是说诗圣杜甫去世后二年白居易出生。史载,杜甫生于公元712年,卒于770年。而白居易出生于772年,卒于840年,的确晚生于杜甫逝世后两年。可见魏巍的创作态度多么严谨。这首诗堪称一首佳作。我在一些地方偶尔也看到他为当地学校或文学社团的题词,多是热情鼓励年轻人要树立理想,要热爱祖国和人民。搞创作的就要到人民群众中去……这一切,均是表达了一位革命前辈、文学老人对年轻一代的期望。

如今,魏巍同志离我们而远行了。斯人已去,但著作永存,精神永在。

(节选自2008年9月1日《人民日报》)

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不仅写出了魏巍在当代的影响力,也写了魏巍正直、热情和坦荡的为人风范。

B.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对几代人的感动和影响,不仅是在文学上,更是在精神上。

C.魏巍创作的革命战争“三部曲”都是长篇巨著,很有影响,而且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D.魏巍对《人民文学》及其新人新作的态度,充分表现了前辈作家对文学事业的关怀。

E.魏巍为一些文学或者文学社团的题词,充满着一位文学老人对年轻一代的文学期望。

从文中看,“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标题是怎么诞生的?

答:

作者以浓墨重彩来叙写“魏巍为仙游寺题诗”,有什么写作意图?

答:

根据文章内容,请探究魏巍能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等名篇名著的原因。

答:

【小题1】CE

【小题1】①源于志愿军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对魏巍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撞击。②源于魏巍敏锐的思想和眼光。

【小题1】魏巍为仙游寺所题之诗既显现出魏巍对待历史、人物严谨的创作态度,也显现出魏巍深厚的文史功力,极大地显示出本文的开掘深度和写作力度。

【小题1】①有生活基础:能深入__生活。与战士同甘苦、共命运,直接感受战士的精神。②有思想基础:热爱党、祖国和人民,有着历史的使命感和作家的责任感。③有创作基础:能长期积蓄自己的心血和智慧,而且不断在文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与时俱进。


解析:

【小题1】C.无中生有,文中只提及革命战争“三部曲”中的《东方》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对另两部《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的获奖情况并没有提及。E.范围过窄,魏巍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不只是在“文学”上。

【小题1】略

【小题1】略

【小题1】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