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23-24题。(5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3.这首曲的作者是 。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 ”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 ”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写出了潼关的险要,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3分)
24.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2分)
答:
23. (3分) 张养浩 聚 怒
24. (2分)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意思对即可)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1、2两句所描绘的画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意蕴深厚,试品析其中“瘦”字妙在何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意对即可 3分)
9、“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要点是“写人瘦 ,衬托出路途艰辛”,只答1点得2分,合计3分)
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23-24题。(5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w w w .x k b 1.c o m
23.这首曲的作者是 。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 ”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 ”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写出了潼关的险要,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3分)www.21-cn-jy.com
24.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2分)
答:
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23—24题。(5分)
23. (3分) 张养浩 聚 怒
24. (2分)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意思对即可)【版权所有:21教育】
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23-24题。(5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来源:www.shulihuA.net]
23.这首曲的作者是 。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 ”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 ”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写出了潼关的险要,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3分)
24.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2分)
答:
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23—24题。(5分)
23. (3分) 张养浩 聚 怒
24. (2分)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9~10题。(6分)
【甲】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9.用你自己的话解释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10.两首诗词的尾句意境相同,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6分) 9.缠着枯藤的老树上栖息着傍晚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桥畔住着几户人家。(2分)10. 甲:表达了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怅然凄苦、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每点2分,计4分)
下面是两首元曲,对它们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即事 乔吉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A:元曲分散曲和杂剧两大类,散曲又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此二首《天净沙》均属小令。 B:《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和《即事》都是曲题名。 C:《天净沙•秋思》全篇28个字,没用一个动词,全由名词和它的修饰语组合而成,但却构成了一幅有机的图画,有一字千金之感。 D:《天净沙•即事》全篇28个字是由14个重叠字构成的,其中没用一个动词,但却处处显示出动态。
阅读下面一首小令,回答问题。(4分)
风流子
孙光宪
茅舍槿篱①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②长,水葓③开,门外春波涨绿。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
【注释】:①槿(jǐn)篱:密植槿树作为篱笆。②菰(gū)叶:多年生长的草本植物,嫩茎名茭白,可作蔬菜。③水葓(hóng):即荭草。
①这首小令勾画了一副自然、朴实的水乡农舍风俗画:密植的篱笆,弯曲的小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急促的织布穿梭声……动静结合,情景交融。(2分)
②“涨绿”两字用的极妙,试作简要分析。(2分)
①(2分)追逐吠叫的鸡犬 生长的蔬菜 盛开的荭草 荡漾的春水(2分,一点1分,写出两点就可以)
②(2分)“涨绿”不仅表明刚下过雨,积蓄了满满的一池春水,碧波荡漾(1分);更写出岸边绿草丰茂,春光之盛(1分)。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8.“天净沙”是这首散曲的 ,“秋思”是这首散曲的 。(2分)
9.这首散曲通过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答案:曲牌名 题目
9.答案:表达了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答对一点即可)
古诗赏析(4分)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前三句写景方法有何特别之处?景物描写创造了怎样的意境?(2分)
2、10.小令中“瘦”字用得极为传神,请赏析。(2分)
① 前三句都是三个代表秋天特征的名词排在一起,句子间没有任何连词,却让读者感受到秋思的主题。②“瘦”不但写出长途跋涉马儿的疲惫,而且使人想象到马背上的游子因思乡情切,日夜兼程的情景。
阅读下面的两首小令,完成第7—8题。(4分)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胡腾老树昏鸦,下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天净沙·秋》中“__________”和《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
表明两首小令写的都是黄昏之景。(2分)
8.选出下列正确的一项是______(2分)
A.两首小令是同一曲牌,所以韵脚相同。
B.两首小令都描写的萧瑟荒凉的秋景。
C.两首小令写景都由远及近、实虚结合。
D.两首小令都抒发了游子思归的情怀。
诗词鉴赏
7、落日、残霞;昏鸦、夕阳(错一格扣一分) 8、A(2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