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诗人是用哪几个字来表现“春残”的?诗中写残春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幽竹”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稀    尽    飞

    烘托幽竹的苍翠。

2.拟人,坚贞   忠诚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用自己的话把“月明养麦花如雪”一句的意境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景物的变换写出了感情的变化。这种感情变化的过程是:

__________一 想排遣烦闷 一 ______________

(1)白色的荞麦花,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犹如一片耀眼的白雪。诗人精神为之一振,倍感欣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符合诗句的意境即可得分)

(2)孤独寂寞由于惊喜而忘了孤寂(每对一处分。语意相近即可)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①湖阴先生:王安石寓居金陵紫金山下时的邻居。②排闼:推开门。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两山排闼送青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抒发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以及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开门见“山”,两好像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和“见”字用得极妙。请任选一个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菊花、南山、夕阳、飞鸟、山气;对闲适生活和自然风光的喜爱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2)示例一:“悠然”二字用得很妙,“悠然”是闲适的样子,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表达诗人的闲适心情(热爱自然的情感)。

 示例二:“见”字用得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不经意间抬头见山,怡然自得,表现诗人的闲适心情(热爱自然的情感)。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岑参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表达了诗人旧地重返的欣喜之情。 B:第三句“可怜”一词写出了柳树的娇娜可爱。 C:第四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依恋不舍的情怀。 D:全诗通过虚写柳树,创造了生动美好的艺术形象。

古诗鉴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阅读上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忧国思家

(2)采用拟人的手法(一切景语皆情语,移情于物),通过花和鸟来写春天,花因国家战乱而落泪,鸟因人间离别而惊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悲。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乙】丹阳送韦参军

王勃 严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丹阳郭里送行舟,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一别心知两地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日晚江南望江北,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寒鸦飞尽水悠悠。

[注]①参军:官名。 ②丹阳郭里:地名,今属江苏,是诗人送别朋友的地方。

1.这两首送别诗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诗中的“寒鸦飞尽水悠悠”是怎样将诗人的感情表达得含蓄动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甲诗:高远旷达(积极乐观),乙诗:凄凉哀愁。

  评分标准及说明:不要求说法完全相同。

2.示例一:这句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点点寒鸦飞尽,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景物中寄寓诗人心中的孤寂哀愁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含蓄动人。

  示例二:这句诗语言精练传神。如“尽”,诗人长久独立江边,连点点寒鸦都飞尽了还不忍离去,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情意的深长。或如“悠悠”,写思念之情像悠悠江水一样绵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寻隐者不遇

贾 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用语简练。请根据诗歌内容,仿照第一问,把省略的问话补写出来,体会贾岛“推敲”词句的功力。

客人问:你师傅到哪里去了? 童子答:师采药去

客人问:_________________ 童子答:只在此山中

客人问:_________________ 童子答:云深不知处

2.诗歌写郁郁青松、悠悠白云有何作用?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哪里采药?在山上的哪个地方?(意思对即可)

2.用青松、白云衬托隐者品格的高洁。抒发了诗人对隐者的钦慕之情和没遇到隐者的怅惘之情。  (意思对即可)

选出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

A:颔联运用两个典故,一是“闻笛赋”,二是“烂柯人”,“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本是诗人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但在客观上却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C:尾联,似乎写得很平淡,说的是酒席上的事,其实是点睛之笔,含义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D: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望山

贾岛

日日雨不断,仇杀望山人。

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

阴霪一以扫,浩翠泻国门。

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

诗中的“泻”字用的精妙,请加以赏析。

“泻”写出了山上的翠色如水流般自上而下倾泻下来的气势,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