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

A:审美的非功利性 B:审美的非自觉性 C:审美的具象性 D:审美的个性

人生天地之间的美的形态主要有()。

A:科学美 B:艺术美 C:自然美 D:社会美 E:技术美

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属于()。

A:审美的非功利性 B:审美的非自觉性 C:审美的具象性 D:审美的个性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没有感觉”,这说明()

A:穷人没有审美能力 B:穷人没有与美景建立自由的审美关系 C:自然美景与人无关 D:自然的美来自于人的主观臆想

武陵源自然风景区的自然美景被誉为什么?

______是导游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璀璨壮丽的自然美景为题材,以兴趣爱好不同、审美情趣各异的游客为对象,对自己掌握的各类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和提炼,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进行的一种意境的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分享就是与人共享。分享生活中的美食乐事,人生因分享而加倍快乐;分享旅途所见的自然美景,人生因分享而增添魅力;分享读书看电影的心得体会,人生因分享而更有情趣……分享是一种博爱的心境、一种思想的深度、一种生活的信念。明白了分享的同时,也就明白了存在的意义。

请以“分享”为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分五等评分。

    一等(35 —4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22—2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尚完整,条理欠清楚,语言欠通顺。

    四等(16—21分):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

    五等(15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

    说明:①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分。

          ②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③错别字3个扣1分(重错的不计)。

          ④300字以上600字以下者,降等给分。

想要观赏西湖“三潭映月”的美景,最好是选在中秋佳节的明月之夜;而要看到黄山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则需要离开一定的距离,注意观察的角度,才别有一番风味。这说明

A:观赏自然美景,最好是在秋天的明月之夜 B:欣赏自然之美,只需距离、时间、角度即可 C:欣赏自然美景,必须离得远远的才能看清楚 D:欣赏自然之美,要注意观赏的距离、时间、角度,还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

下面诗词中属于表达人们欣赏自然美景、品味自然界事物的趣味,表达人们赞叹自然之美的有①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②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③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④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