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诗后的问题。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用语言描述“带月荷锄归”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田园生活的愉悦。(或归隐田园之乐;或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等)(意思对即可)
(2)略。能通过画面较为形象的表现出诗作的情感即可。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词后的问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寐”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睡觉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阅读《别云间》,完成1—2题。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抗清事业难成,老父已经殉国,家中老母尚在,妻子有孕在身,今日踏上死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对此心中怎能无所留恋?
2.同:都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和强烈的爱国之情、誓死如归的精神。
异:《别云间》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阅读杜甫的《登岳阳楼》,按要求答题。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①,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坼(chè):分裂、裂开。
(1)赏析“乾坤日夜浮”中“浮”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境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中的“涕泗流”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天地(日月星辰)都被包容在洞庭湖中的情境,表现出了洞庭湖的浩瀚壮阔。
(2)颈联写出了诗人孤独、年老、病弱、到处飘泊的境况。
(3)“涕泗流”写出了诗人对国家的命运、人民苦难的担忧、对自身命运的叹息。
对《天净沙 秋思》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答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请解释“昏鸦”和“断肠”的意思。
(2) 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诗人是如何抒发这种情感的?
(1)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形容悲伤到极点 。
(2)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
诗人运用景物烘托的写法,一方面写“枯藤老树昏鸦”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一方面写“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双调】大德歌春
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1)这首元曲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元曲哪一句起到了反衬作用?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
(1)这首元曲表现了闺中少妇(少女)在丈夫(恋人)道是春归人未归时,对丈夫(恋人)的期盼、思念之情。
(2)这首元曲的末句“则见双燕斗衔泥”起到了反衬作用。一对春燕比翼双飞,为筑爱巢而忙碌着,比赛着衔泥,这令孤居独处、落落寡欢的少妇(少女)无比羡慕,更增添了她对丈夫(恋人)的期盼、思念之情。
【山东省济宁市】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回答问题。
塞上忆汶水
曹元用
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注】沙碛:沙漠。苑马:西域大苑所产的马。
⑴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⑵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
【答案】⑴边塞秋高云飞,展示频繁的惆怅、悲哀的景象。
⑵征鸿,意为“远飞的大雁”,古人常利用它们寄寓自己的情怀。这里借写征鸿未归,表达了思乡思亲之情及厌战的心理。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
答:
2.这首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1.萧瑟(萧索)、荒凉。
2.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答“思乡”或“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也可)
阅读下面这首曲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这首曲的作者是 。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 ”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 ”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写出了潼关的险要,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
2.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
答:
1. 张养浩 聚 怒
2.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