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3题。

浣溪沙 咏桔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①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②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③三日手犹香。

注释:①新苞:指新桔。桔有皮包裹,故称。②噀:xùn喷(出)。③吴姬:本指吴王的妃子。这里实点出新桔产地。

1、词中为“桔”布置环境的一句是

2、词中写尝桔情状时,活画出女子尝桔时的娇态,这两个字是

3、除上面两题涉及的字、句外,你能对词中其他词句进行赏析吗?可从字的妙用、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角度,任选其一进行赏析。

1、菊暗荷 枯一夜霜;

2、惊  怯。

3、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如“竹篱茅舍出青黄”,其中“出”字妙;可见桔树生长之盛,人家环境之美;又如“吴姬三日手犹香”,着意夸张,自有“三日绕梁”之妙。

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望 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这首诗紧扣“望”字,由远到近,从多个角度望写泰山。另一方面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例如:第二联运用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泰山 的特点。

②你怎样理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深刻含义?

答:

①对偶;秀美、高大

②表现了作者誓要登上泰山极顶的决心;抒发了作者誓要达到人生颠峰的豪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两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听到《折杨柳》笛曲

2.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两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是指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自身境况的危苦。

2、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古诗文赏析

渔 家 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写边塞景物,紧扣一个“_________”字,突出了景物的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映衬了征人悲凉的心境。

2.下阕抒情。其情爱国思乡,把这两点统一起来,用典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象?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词人矛盾、复杂的心情,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异  肃杀、苍凉

2.燕然未勒归无计

3.无数像屏障一样的山峰,袅袅上升的炊烟,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关闭了城门。说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所有这一切给人萧条、苍凉之感。

4.边塞远离家乡,生活艰苦,将士们对家乡思念万分。但他们知道自己担负着保卫国家的任务,所以表达的情感是矛盾复杂的,但并不消沉和颓废。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解释加点词语。

邻并:________________ ②幽期:_______________

2.“僧敲月下门”一句“敲”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邻并:邻居、邻舍   ②幽期:隐居的约定

2.示例:第一种意见:“敲”字好!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能衬托出环境的幽寂,符合主人家身份(李凝是幽隐之士);再者,敲门声惊起了宿鸟,引起噪动,故有“鸟宿池边树”之说。/第二种意见:“推”字好!“敲”的声音听起来很突兀,也显得敲门的人没有礼貌,故意扰人清梦。“推”就不同了,有种在试探性的推门的感觉,还能让人联想到推开门的咿咿呀呀的声音,很有味道。(要求:言之成理,论之有据)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目,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问千二百里,虽乘务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问。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宝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多趣味______________ ②林寒涧_____________

引凄异_____________ ④虽乘奔御风不以也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绝嵫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以导游身份写一段导游词,向游客介绍三峡的美丽风光。(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真(或实在) ②寂静  ③连续  ④快

2.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如关键词漏译或错译,酌情扣分)

3.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如语言不简洁连贯,不生动优美,酌情扣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体现本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中的“见”字持不同见解。有人认为“悠然见南山”好,也有人认为“悠然望南山”好。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1.心远

2.“见”字好——”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一情态,从而表现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望”字好——“望”字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喜爱,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阅读古诗,完成1一2题。

题西太一官壁二首①

王安石

(其一)

柳叶鸣蜩②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③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其二)

三十年前此路,父兄持④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注释】①这两首诗是王安石重游西太一宫时即兴吟成,题写在墙壁上。西太一宫:在北宋首都卞京(今河南开封市)。 ②蜩(tiáo):指蝉。③陂(bēi):池塘.④持:携带。

1.在第一首诗中,诗人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感情的;在第二首诗中,诗人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感情的。

2.这两首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写夏景或忆春水( “写夏景”“忆春水”答到其中一处即给分);今昔对比。  

2.思念亲人、思念家乡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3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文中划线的句子写了水,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作者是采用什么手法来突出这些特点的?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个句子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那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飞奔的马。

2.清澈(清)和湍急(急);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相结合)

3.流露出作者热爱自然山水,淡泊名利(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 “热爱自然山水”“淡泊名利(鄙弃名利)”)或者“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