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2)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全诗的思路:全诗以________________起笔,中间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景色,最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结,结构严谨,过渡自然。
(2)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写给谁的?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启程远游、途中所见、依依惜别。
(2)内容是写家乡的水;送给诗人自己;对故乡的留恋。
对下面诗歌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A: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远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B: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叶黄落,花凋零,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C:“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D:本诗含蓄隽永,意味深长,因此,我们说这是一首富有人生哲理的哲理诗。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①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注释】①著:置。
1.这首诗是从哪几方面表现梅花品格的?
2.在这首诗中,诗人借梅花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1.作者将置身冰雪林中的梅花与混迹芳尘的桃李作对比,以颜色的洁白和香气的清幽,突出白梅的高尚品格。(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2.作者借梅花不仅洁身自好,而且把清香献给乾坤的品格,表达了自己不仅要独善其身,还要兼济天下的高尚情操。(意思符合即可)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诗的最后两句语言平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其中最具表现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字。
2.这是一首写暮春之景的诗,抒发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1.吹 逐
2.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惜春之情。(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一(2)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下面对这首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非思乡之情。
(1)断肠人在天涯;感到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意思对即可)。
(2)D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一(2)题。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诗歌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寄托在邮票、船票等对应物上,抒发了思乡之情,同时作者又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________
(2)品读诗歌,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家国之思;
(2)示例:最欣赏的句子“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理由:“浅浅的海峡”和人们渴望早日团聚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抒发了浓浓的思乡思国之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一(2)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__________,__________。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请把诗中空缺处应填入的诗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蓬草” 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2两题。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全诗四句,一句一景,依次描写了哪些景物?
2.第四句最有趣,请具体分析。
1 .山(烟)、竹(落日、)鸟、云。
2.云彩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写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闲适的心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中体现出作者观察细致而又包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使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草色遥看近却无。
2.比喻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