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冷香菊
[宋]陈荣卿
晚秋风紧晓霜严,香阵飘飘透竹帘。
荒径幽林甘冷落,肯于人世学趋炎?
1.本诗一、二两句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托物言志”是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请联系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描绘的是菊花在寒风凌厉、晓霜浓重的深秋时节灿然开放,清香四滋的情景。
2.诗歌后两句“荒径幽林甘冷落,肯于人世学趋炎”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写菊花甘于冷落,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表达了诗人自甘寂寞,不趋炎附势的思想情操。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1.从诗中哪些词语(或短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请摘录出这些词语或短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幅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水面初平、早莺争暖树、新燕、渐、浅草、才
2.(钱塘湖畔,初春的太阳暖洋洋的。)只见几处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不知是新到哪家的燕子衔了泥去筑巢。(不必要求考生写出前面括号里的话,只要能把两句诗大概地翻译一下,皆可给全分)
阅读《望岳》,完成1,2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颔联(第三、四句)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个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用“割”字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尾联(第七、八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表达了诗人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收回山河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题目中有“赋壮词”三字,突出了诗歌“豪放”的特点。请从选材角度举一例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兵士们欢欣鼓舞,军中奏起战斗乐曲,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和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2)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向往。(或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阅读与欣赏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①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②如关塞长。
【注释】①蒹葭:芦苇。 ②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 的景象。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苍凉(悲凉、凄凉、凄清)
(2)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着的相思之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2题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曲中写了哪些秋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
2、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1—2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怎样的特点?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赏析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
(2)第三句中的“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
(1)满和压
(2)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恋花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1.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2.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