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传说
中国民间故事嫦娥奔月和牛郎织女,在时间上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早于、晚于)
《迢迢牵牛星》 中写牛郎织女“________,脉脉不得语。”
默背《天上的街市》,完成下列各题。
19、诗的后两节描绘的是牛郎和织女的幸福生活,诗人将想象的内容与客观存在的“ ”“ ”结合在一起,给人以亲临其境之感。(2分)
20、诗的后3节连用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21、有的同学认为“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一句中的“朵”字使用不当,应改成“颗”字才准确,你认为呢?为什么?(2分)
22、诗中的牛郎织女与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命运有着明显的不同,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分)
19、天河、流星 20、这是绝对肯定的语气,表明了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21、不应改动。因为流星形状像花,自然可以用朵来形容,写出了流星的特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所以用朵字更形象生动。22、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对压抑人们自由的__现实的不满,激发人们去冲破种种束缚,__压迫,赢得自由。
对本单元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日出》作者选取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角度——描绘作者从国外出访归来,在海中轮船上目睹的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 B:《泰山日出》是用诗化的语言写成的,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 C:《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一文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形式,记叙了作者在两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 D:《天上的街市》一诗运用联想和想像手法,用优美而亲切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
对课文分析有误的是( )
A:《日出》引用美国诗人海涅登高看日出的精彩描绘,这段描绘写出了从布罗肯高峰看日出云雾缭绕的景色特点。 B:《泰山日出》用诗化的语言写成的,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 C:《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采用总分式,记叙了作者在两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 D:《天上的街市》运用联想和想象,用优美而亲切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天街,构想出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
(2012年“志英杯”物理竞赛)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据天文测量,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为160万亿千米,估算一下,牛郎眨眨眼,织女要隔多少年才能看到?
解: 1光年=3×108m/s×(365×24×3600)s=9.46×1015m (2分)
s1=160万亿km=1.6×1016m,s2=9.46×1015m
t=s1/s2=1.6×1016m /9.46×1015m =17年
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即牛郎织女的故事。据天文学测量,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为160万亿千米,那么牛郎眨眨眼,织女要隔多长时间才能看到?
思路解析:本题涉及天体间距问题,要用到天体间距常用的物理量——光年。
1光年=3.0×105 km/s×(365×24×3 600) s=9.46×1012 km。
已知:s1=160万亿千米=1.6×1014 km,
s2=9.46×1012 km/年。
求:t。
解:t==≈17。
答案:17年
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据天文测量,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为160万亿千米,估算一下,牛郎眨眨眼,织女要隔多长时间才能看到?
它的大小为:1光年=3×108m/s×(365×24×3600)s=9.46×1015m
已知:s1=160万亿km,s2=9.46×1015m 求:t
解:t=s1/s2=160万亿/9.46×1015 年=17年
答:17年时间才能看到。
分析:本题是一个利用光速进行计算的题,由于本题的数字较大,要利用到天文上常用的一个物理量——光年,它是天文学上的长度单位,它表示光以真空中的速度在一年时间里通过的距离,不要误认为是时间单位。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光速的计算,以及光年在天文学中的应用,大家要记住光年是长度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