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残雪”“花港观鱼”“三潭映月”等景色位于我国()。
远景以表现自然景色或气氛性镜头画面为主,动作只作为陪衬烘托气氛。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两句描写的是深秋的景色。
阅读《小石潭记》选文回答问题。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
(1)犬马差互(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3)长空一烟( ) (4)翼然临于泉上( )+
(5)土膏微润( ) (6)微斯人,吾准与归( )
2.选出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A.食之不能尽其材。B.四支僵劲不能动。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D.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翻译下面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4)冻风时作。
4.选文第一段的写景有什么特点?
5.选文第三段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1)象狗牙那样(2)大约(3)全(4)靠近(5)肥沃(6)没有
2.C
3.(1)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2)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醉了能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
(4)冷风时常刮起来。
4.①文中对潭中游鱼的刻画只寥寥无几,却极其准确地写出了潭水的空明澄澈和鱼的形神姿态。②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若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
5.这些描写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1文中第1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2段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第3段探寻水潭源流,第4段突出了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潭中景物(水、石、树、鱼) 幽静(清幽、幽深、寂静、凄清、冷清)
2【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可结合第2段的“乐”和第4段的“凄”及作者的处境回答。
答案(示例):作者感情由“乐”变“凄”,作者遭贬失意来到山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兴,看到潭上凄清的环境,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境。
关于欧洲西部国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挪威斗牛 B:瑞士阳光灿烂的海滩 C:西班牙陡峻幽深的峡湾 D:法国风光旖旎、景色如画的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