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对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赏析有误的一项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这是一首寄赠之作,从题目看是寄给好友陈同甫,抒发抗金壮志的。辛弃疾自称“壮词”,全篇以“壮”语贯穿始终。 B:上阕描写沙场点兵时的壮观场面。词人选取前方将士看剑、宴饮和阅兵等几个梦中场景,出语雄壮悲凉。 C:下阕借用的卢马的典故既描写了战斗的惊险激烈场面,又表达了词人的壮志——收复中原,统一天下大事。 D:这首词构思奇特,除首尾两句写现实外,中间全写梦境。结句猛然跌落,在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照中,宣泄了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
对《观沧海》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林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C:作者以日月星汉自比,通过写日月的运行、星汉的灿烂,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又很含蓄。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这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诗的起笔交代登临之地碣石山,点明登山的目的是观沧海,平稳而自然的引出以下对观海所见景物的描绘。 B:全诗紧扣一个“观”字,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巧妙结合起来,意境开阔,气势磅礴。 C:“树木”、“百草”二句写的是静景,是近看所见之景;“秋风”、“洪波”二句写的是动景,是远观所见之景,由近及远,一静一动,有力地刻画了大海的壮阔,为下文展开想象埋下了伏笔。 D:全诗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情,诗人把远眺大海时涌上心头的豪情壮志寄寓在景物的描写之中。
对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这首诗是作者旅途思乡之作,主要写诗人在江面上的所见所感, B:前三联写景,最后一联抒情,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C:颈联两句是脍炙人口的诗句,把夜和日在旧和新之间的互相依存生动地表达出来,也暗含着诗人对流年消逝的感伤。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词中一个“狂”字总领全篇,上阙主要描写出猎的盛况,下阙写酒酣后的豪情。 B:“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描写了作者跟随太守孙权射虎的壮阔场面。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虽有身世之感慨,实际上乃是渴望得到朝廷重用。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强国抗敌、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对下面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饮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明了作者陶渊明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活动。 B:“结庐在人境”的作者听不到车马喧嚣,不是因为没有车马,而是因为“心远地自偏”。 C:“见”字用得好,表现出诗人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时无意间,南山映入了眼帘。 D:将幽美淡远的景、悠然自得的情和人生至理浑然融合在一起,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有误的一项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A:诗歌首名“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兼写时令。借杨花寓漂泊不定;借“子规”鸣叫渲染气氛。表达了李白当时的心情。 B:“闻道龙标过五溪”一句,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概括了核心事件。其中的“龙标”与标题中的“龙标”同指地名,即王昌龄谪贬之地。 C:后两句抒情——深切而动人心脾:把明月人格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具有人的行为动作,托情于月,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关切与安慰。 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李白,字太白。这首诗选自《李太白集》。
对《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起句“蜂峦如聚,波涛如怒”气势飞动,纵笔酣写了出川之壮美,赋予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山河表里潼关路”极写潼关地势之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B:中间几句“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发思古之忧思,叹世代更迭之无情,触景伤怀,感慨颇深。 C:结尾是最有价值的地方,它不是一般的抒发兴亡之感,而是一针见血地揭示出兴亡背后的历史真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八个字,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辉。 D:本文选自《全元散曲》。作者张养浩,元代散曲家。“山坡羊”词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赏析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词人用词中的一个字涵盖了全词所有的思绪,极富意境感。这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谈出你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名句的理解。
(1)独
(2)这一天然奇偶佳联,一方面惋惜新花落去,一方面庆幸旧燕归来。物是人非,深切地抒发了作者对时光、生命和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眷恋的情感。
对下面一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帐与叹息。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