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赏析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展开想象,用优美的语句描绘颈联之景。

2.诗歌体现诗人怎样的情怀?从哪句最集中体现出来?

1.晴天从黄鹤楼要往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其茂盛。

2 .体现诗人思乡之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2题。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

【宋】 孙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1.说说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诗人通过烟雨打湿黄昏的情景,生动可感地写出了雨中黄昏清幽润泽的韵味。(评分标准:能答出“生动形象”;能答出“清幽润泽”。意思对即可。)

2.诗歌通过对自然清新的乡村美景的点染以及对烟雨黄昏中悠然独立的渡人形象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乡间静谧悠闲生活的向往。(评分标准:能答出“向往”“静谧”“悠闲”的生活,)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让我们一起创作一首小诗向祖国献礼。请仿照上下节把下面这首小诗补写完整。

寄祖国

你是一条大河,奔流不息,//在你的岸边,我美好地生长。//我就是那羞涩的小花,//为你绽放是我的心愿。

你是一棵大树,郁郁葱葱,// // //

你就是我的祖国,美丽富饶,//在你的怀抱,我美好地生长。//我就是那意气风发的少年,//为你奋斗是我的心愿。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上阕写景语句表现了边陲之地的什么特点?请概括回答。

2.下阕抒情,真实感人。请从中任选一个完整的句子,从写作手法和感情表达等角度作赏析。

1.荒凉(悲凉)、孤寂、肃杀。

2.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表现了守边将士边患未平,战功未立的慨叹以及他们的思乡之情。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作者 ,字 ,号 朝著名诗人。

2.你认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那个字该重读?说明理由。

3.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

2.“争”、“啄”该重读。“争”,争着,“啄”,衔,动作描写,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早莺以人的情态和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早莺争先恐后的飞向向阳的枝头唱歌啼鸣,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衔泥筑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3.通过描写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这首词作者是 (人名),是 派词风代表人。

2.作者曾在另一首词《如梦令》当中写夏日郊游时流连忘返的欢乐情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但为什么在《武陵春》中却写本打算出去“泛轻舟”却又取消了游玩计划呢?请结合上面这首词的具体内容分析一下。

1.宋   李清照   婉约

2.应结合词的具体内容来谈,由“物是人非”而产生的家国之仇沉重地积郁在作者心头,以至于感觉到即使游玩时也会无法抛开愁绪,因为小船“载不动许多愁”,因此,作者便取消了出去游玩的打算,可见内心愁苦之深。(要求结合原词句子并分析合理)

阅读下面的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小节保持连贯。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 .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绵绵。

古诗鉴赏。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一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2.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乡村野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氛。

1.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

2.恬静、安详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泛西湖五绝(其四)

北宋·苏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注] 菰蒲:水草。前者俗称茭白,后者俗称香蒲。

①这首诗开头两句写景,写出了夜西湖的什么特点?

②后两句中“渐”与“更”用得精彩,任选一处赏析。

①广阔无边和香气袭人。

②“渐”一点一点地露了出来,写出夜景一点点地清晰起来。“更”,更加,充满期盼和惊喜。写出了夜色渐浓,人随船移,慢慢赏景的动态。

阅读孟浩然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完成下列题目。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释:①这首诗是诗人在四十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出游吴越,长途跋涉中怀念广陵友人时所作。②暝:昏暗。③维扬:扬州的古称。

(1)请简析“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是从哪些角度描绘景物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1)从听觉、视觉的角度进行描写,营造了清冷寂静的氛围。

(2)第一联和第二联,以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了诗人落第后的失望,悲凉的心绪。“建德非吾士”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维扬忆旧游”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对友人的怀念。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