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

1.最爱(爱)

2.这两句诗写莺和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几处”“谁家”“早”“新”突出了初春季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

品析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表现诗人晚年生活十分凄凉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2)诗中第三句所写内容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_______,全诗抒发了强烈的_______。

(1)僵卧孤村不自哀

(2)作者想要上战场杀敌,报效祖国   爱国主义情感

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

送客诗

严维

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

注释:严维:唐代诗人,浙江绍兴人,年轻时曾在金华安正书院习文。

1.诗中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写出了金华哪两处名胜?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金华具有怎样的思想感情?

1.婺江(双溪)  八咏楼  2. 赞美、热爱以及留恋之情。

诗歌鉴赏。

辛弃疾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中写道:“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苏轼在《春江晚景》中也有这样的句子:“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们借助表示“少”的个位数词“七八”“两三” “三两”把星星稀少、夜雨稀落、桃花稀疏的情调表现得很生动。这种用数词入诗的句子,用得好,别有情趣。

请你鉴赏下面这个句子,看看在数词运用上跟上面谈到的诗句是否相同?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三月的雨,四月的风……”

答:不同;这里的个位数词是序数词,表现的是暮春时节的自然情趣,给人春意盎然的感觉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1—2小题。

泛吴淞江

[宋] 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惟有鹭鸶①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①鹭鸶:白鹭,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1.诗中 (1) 一词写出了天色已晚, (2) 一词则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

2.“惟有鹭鸶知我意”中的“我意”指的是什么?

1.(1)斜阳 (2)半日

2.“我意”指的是诗人孤寂、苦闷的心境。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夜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2.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1.写出了春天晚上,雨点疏落         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要点: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2.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  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竹 石

郑燮①

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②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 ①郑燮: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为“扬州八怪”之一。②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①请从“认、咬”两词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空白处。应填

②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诗人在赞美竹的 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①咬

②坚韧,执著(意思对即可)

阅读与赏析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

元 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①公元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公元815年,白居易因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阅读上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诗人“垂死病中”本已不能坐却“惊坐起”,一个“惊”字写出了他对友人怎样的情感?

(2)诗作最后一句中的“寒”字有怎样的双关意义?

(1)写出了诗人对友人感情异常深厚,也为友人被贬而伤心、震动。

(2)明写天寒,暗写心寒。(“天寒”“心寒”)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 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 时的景物。

(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修辞手法:拟人、

表达效果:

(1)早春(或“初春”),暮春(或“晚春”“季春”)

(2)修辞手法:夸张。表达效果: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充满生机等;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或“暗含着诗人对春光的留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