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2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细细品味一下,“轻轻的我走了”如果换成“我轻轻的走了”,在语言和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差异?
2.诗人到康桥去“寻梦”,那“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以及“一船星辉”,与他的“梦”有什么联系?它们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轻轻的我走了”与“我轻轻的走了”相比,在语言表达上强调“轻轻”两字,这样就更能表达“我”不愿打扰梦中的康桥的情态,更能表现“我”离别时的洒脱和惆怅之情。
1.诗人去寻梦,寻找的是他梦中的康桥,那“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以及“一船星辉”是他康桥之梦诗意的再现,这里既有他昔日斑斓色彩的生活,又有他彩虹般美好的生活理想与梦幻,寄寓了他对康桥的无限的眷恋和深深的爱。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2)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
(1)满头白发,愁苦不堪。
(2)①诗人眼中所见:山河破粹,春天的凄凉景象。②诗人心中的期盼:亲人团聚,国家安定。(意思对即可,只抄写诗句不得分。)
阅读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①》,完成1—3题。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②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①博山:今江西广丰县西南。王氏庵:姓王人家的破旧小草庵(茅屋)。②归来:指作者淳熙八年冬被弹劾落职归隐。
1.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可怜白发生”意思相近的一句是__________
2.简要赏析“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这两句的妙处。
3.结合全词内容,说说作者在词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1.归来华发苍颜。
2.这两句的意思是:屋外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
3.热爱祖国的雄心和壮志难酬的凄苦。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修养的花儿
在寂静中开过去了,
成功的果子
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1)这首小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问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
(1)冰心(谢婉莹)
(2)比喻。人只有耐得住寂寞,努力提高自己,才能迎来辉煌的成功。(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
1.最爱(爱)
2.这两句诗写莺和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几处”“谁家”“早”“新”突出了初春季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
品析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表现诗人晚年生活十分凄凉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2)诗中第三句所写内容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_______,全诗抒发了强烈的_______。
(1)僵卧孤村不自哀
(2)作者想要上战场杀敌,报效祖国 爱国主义情感
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
送客诗
严维
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
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
注释:严维:唐代诗人,浙江绍兴人,年轻时曾在金华安正书院习文。
1.诗中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写出了金华哪两处名胜?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金华具有怎样的思想感情?
1.婺江(双溪) 八咏楼 2. 赞美、热爱以及留恋之情。
诗歌鉴赏。
辛弃疾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中写道:“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苏轼在《春江晚景》中也有这样的句子:“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们借助表示“少”的个位数词“七八”“两三” “三两”把星星稀少、夜雨稀落、桃花稀疏的情调表现得很生动。这种用数词入诗的句子,用得好,别有情趣。
请你鉴赏下面这个句子,看看在数词运用上跟上面谈到的诗句是否相同?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三月的雨,四月的风……”
答:不同;这里的个位数词是序数词,表现的是暮春时节的自然情趣,给人春意盎然的感觉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1—2小题。
泛吴淞江
[宋] 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惟有鹭鸶①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①鹭鸶:白鹭,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1.诗中 (1) 一词写出了天色已晚, (2) 一词则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
2.“惟有鹭鸶知我意”中的“我意”指的是什么?
1.(1)斜阳 (2)半日
2.“我意”指的是诗人孤寂、苦闷的心境。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