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诗中最能表现林中画眉自由生存状态的是哪两个词?
(2)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运用了对比,请结合诗句说说它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随意、自在
②更突出了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林中鸟与陷入囚笼,失去自由的笼中鸟的不同遭遇。
赏析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花的繁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满 压
(2)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阅读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①颈联中的“感时”和“恨别”分别与上下文的哪些内容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令人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整,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诗意变化的又可理解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的“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
①“感时”是感叹时世,指首联的内容;“别”是离别,指下面“家书抵万金”。②D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春晚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吟余小立阑干外
②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 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只”更形象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用简洁的语言描绘“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的景象。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示例:秋风乍起,树叶纷纷飘零,大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涌起层层巨浪,令人倍增寒意。
2.示例:诗歌表达了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意思对即可)
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做题。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画线句子。
要点: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阅读温庭筠《望江南》一词,做题。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这首词画线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一个“独”字不仅点明了她孤独的思妇身份,隐含着她与心上人的分离,而且也与下面象征分别的“白蘋洲”遥相呼应。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2题。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人诗,这首诗描写了桂花、春山、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1、明月、山鸟;幽静
2、“闲”字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2题。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人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中“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答案: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山林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意思对即可。
2、答案: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的喜爱之情和对客人的挽留之意。意思对即可。
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诗,回答问题。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是“千古壮观”之景,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描写。
示例:边疆沙漠,无边无际,草木不见,商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而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