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士黄镇用画笔记录了他的一段难忘经历。作品中描绘了汹涌的大渡河、白茫茫的雪山和荒芜的草地等。他的这段“难忘经历”是指参加了()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端午日》节选自小说《边城》, 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追赶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B: 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通过将济南与伦敦、北京相互比较,引入对济南山水的描写,突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情”的特点,表达了他对济南的喜爱之情。 C:《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在描写三峡风光时,先写“山”,后写“水”;写“水”时,依次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突出了三峡独有的风光特征。 D:鲁迅在小说《社戏》中以包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孙权劝学》选自宋代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文章既可见孙权善于劝学,又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进步。 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千百年来,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 C:《社戏》作者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者在《社戏》一文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了自己少年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淮南子集释》。神话传说塑造的虽然是夸父、共工等传奇人物,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社戏》,描写了作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 和留恋的心情。

回忆

《社戏》一文描写了作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

阅读《社戏》中的几段文字,回答9-13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9.第2段中加点的词“跑”与第1段的哪个词相呼应?( )

A.飞 B.轻松 C.上前 D.前进

10.对上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第三句的“点”、“磕”、“退后”、“上前”等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

B.上文有三处写到“豆麦”,都是为了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

C.第3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那声音”指的是第2段中的“歌吹”。

D.作者在第4段中用“果然是渔火”、“也不是赵庄”澄清了第2段所写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的猜测。

11.文中对看戏途中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对这样的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烘托出“我”看戏时兴奋的心情。

B.点出“豆麦”,为下文“偷豆”埋下伏笔。

C.表现出“我”对江南农村自然景物的热爱。

D.为描写后面精彩的社戏作铺垫。

12.对上文大意概括恰当的是哪一项?( )

A.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行船情景。

B.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景物描写。

C.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心理活动。

D.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见闻和感受。

13.第二段文字依次调动了那些感官?( )

A.嗅觉、触觉、视觉、听觉

B.视觉、嗅觉、听觉、触觉

C.听觉、嗅觉、触觉、视觉

D.听觉、触觉、视觉、嗅觉

9.A 10.B 11.D 12.D13.A

“迅哥”和平桥村的小朋友们去赵庄看社戏的经历让人神往,阿蒙森、斯科特等考察队探索南极的经历令人景仰……

你又有怎样的一段值得回味的经历呢?请你以“ 让我回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字数在600字以上。

(2)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等级

内容、表达(36分)

说明

书写(4分)

一类文

(40—34)

要求:符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1—2处语病。

赋分范围:36分—30分

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

字迹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l—2个,格式规范。

二类文

(33—28)

要求: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29分—24分

以2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

字迹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

三类文

(27—21)

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充实,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23分—17分

以20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文

(20—0)

要求: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16分—0分

以8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1—0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10个,格式不规范。

说明:

1.关于题目:题目不完整扣2分。

2.关于字数:少于规定字数50字扣1分,最多扣4分;字数严重不足、少于300字者,作文最多得20分;达到规定字数且文体正确者,作文得分不低于24分。

同学们,鲁迅的童年,有百草园里无穷的乐趣,有到外婆家看社戏和偷罗汉豆的有趣经历,你的童年有着怎样难忘、有趣的经历?先补充完整题目。再根据题目作文,不少于500字。

题目:_____的经历

(参考词语:冒险、危险、痛苦、有趣等)

按中考标准评阅。

老战士黄镇用画笔记录了他的一段难忘经历。作品中描绘了汹涌的大渡河、白茫茫的雪山和荒芜的草地等。他的这段“难忘经历”是指(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