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题目。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诗中用“□□□□、□□□□”等词语描绘了优美的山村风光,用“□□□□□□□”和“□□□□□□□”等诗句表现农家淳厚的“人情美”。

(2)说说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丰年留客足鸡豚  衣冠简朴古风存(箫鼓追随春社近)

(2)表达了作者对优美的农村风光的赞美(热爱)(意对即可),这两句诗现常常来比喻困境中也蕴含着希望(意对即可)。

细读下列两首诗,完成(1)—(3)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淮上与友人别

李白 郑谷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 ,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诗则 ,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

(2)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

(3)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

C.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

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1)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2)扬花落尽子规啼         (3)B

下面对《次北固山下》的理解与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A.首联的“客路”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B.“风正一帆悬”的“正”兼指“顺”“和”,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C.五、六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真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给人一种消极之感。

D.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相当优美的。

C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的尾联借“鸿雁传书”来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海日生残夜”中的“生”能否改成“升”字,请说说你的看法。

1.思念家乡的感情。

2.不能。“生”运用拟人手法,将大自然拟人化,写出海上日出时的瞬息变化,将本来没有关系的“海日”与“残夜”联系起来,显得生动有趣,富有动感。而“升”显得平淡,直白。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一幅温馨恬静的画面,联系全诗,请你揣摩一下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2.诗歌注重遣词造句。这首小令的最后一句原为“断肠人去天涯”,后来又改为“断肠人在天涯”,请你分析一下“在”为什么比“去”好?

1.以乐景写哀景,反衬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天涯在这里作异乡将,游子所处的环境本已是异乡,“在天涯”自然比“去天涯”更为真切。

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

乡色酒

舒兰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1.贯穿全诗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2.同样是圆月,为何上节说“圆”,下节说“满”?

1.诗人把圆月比作“乡色酒”,抒发了浓浓的无边的乡愁。

2.因为上节中的圆月是团圆的象征,所以用“圆”;而下节中的圆月是一杯乡色酒,是乡愁的象征,酒是满的,愁也是满的,所以要用“满”。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题目。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尾联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1)孤山寺;白沙堤;春;最爱。

(2)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意近即可)

阅读《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零丁洋里叹零丁”中的两个“零丁”的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尾联是光照千古的名句,请分析诗人在此联所表现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不同,前一个指地名,后一个是“孤苦零丁”的意思。

2.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舍生取义的决心”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两个方面答出一个即可)

阅读,完成1—2题。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句中“醉”字用得极妙,你认为妙在何处?

2.这首诗意境很美,它把我们带入一个怎样的意境?

1.“醉”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堤旁的杨柳的美好姿态,那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意思对即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2.《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这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读了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农村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意思对即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阅读,完成1~2题。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船撑出柳荫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2.请用简洁的语句描述作者情感变化的轨迹。

1.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桃花开的繁密(多);或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

2.对美不胜收的景物的惊喜——小桥被春雨淹没之后的扫兴——柳荫处划出小船之后的欣喜;或惊喜——扫兴——欣喜。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