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杳杳钟声晚”中的“晚”有何作用?
(2)苏轼曾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这在本诗中也有所体现,请结合“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1)“晚”字写出时已黄昏,这时的钟声仿佛在催促灵澈归山,渲染了送别时的怅惘之情。
(2)这两句写的是目送老友远去的背影。天色已晚,只见友人背着斗笠,踏着夕阳,朝青山那边独自归去。人、斜阳、青山,构成了一幅送别画面。诗句未着一个“送”字,但送别的画面栩栩如生,可谓诗中有画。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2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1.听到《折杨柳》笛曲(意思对即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意思对即可)
2.示例: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意对即可。7、8 两题是紧密相联的,学生不理解《折杨柳词》为唐代赠别、乡思名曲就不可能得分,不理解折柳赠别是唐代著名风俗也不可得分。在这里,实际上考的是考生的文化素养和底蕴。)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2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前两句中的“__________”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
2.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
1.浩荡离愁(离愁)。
2.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积雨辋川庄①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②。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③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释】①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②菑(zī):初耕一年的士地。③野老:自谦之称。
(1)本诗的颔联堪称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范例,请结合全诗,就此特点对颔联进行简要赏析。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1)“漠漠水田飞自鹭,阴阴夏木啭黄鸸”。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鸸、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鸸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茫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意思对即可。)
(2)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它表达了诗人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1)何人不起故园情 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感情。
(2)“暗”,有隐约、悄然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读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的诗句,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1.答案举例:表达作者辞官离京时对京城的难舍之情,壮志未酬的忧愁失落之情。
2.生命短暂,我们应为这个世界,为别人,为后世子孙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的人生才真正有意义。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行路难 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⑴ 诗中采用“ ”和“ ”(每空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⑵ 诗中名句“ , 。”表现出诗人 的性格。
⑴ 垂钓碧溪 乘舟梦日
⑵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自信(答“积极”“豁达”“倔强”“乐观”等也可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在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动词最能体现边塞寒冷严酷的环境特点?
(2)、“红旗直上天山雪”一句表现了从军将士怎样的精神?
(1)裂; 折
(2)表现了从军将士一往无前的精神。
阅读,完成1-2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
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突出了天冷、声杂、城孤的特点。
2.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选出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