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1~2小题。

菊花

[唐]元 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 1 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 2 的情态。

2.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

1.(1)满院盛开  (2)入迷、留连忘返

2.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用“此花开尽更无花”回答亦可)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1—2题。

过山农家 (唐)顾 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嗔(chēn):嫌怨。

1.三、四句中写了山农“ ”、“ ”这两个劳动场面。

2.作者在这首诗中,写出了山村环境怎样的美?请你作简要赏析。

答:

1.焙茶;晒谷

2.示例一:“泉声”的“声”字,写活了泉水,反衬出山间的幽静。短短一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仿佛分享到作者步入幽境时那种心旷神怡之情。写出了山村自然环境的清幽之美。

   示例二:“鸡鸣”的“鸣”字,透出了山村农家特有的悠然宁静,把一个远离尘嚣、全家都在劳作中的山农家特有的气氛传达出来了。 写出了山村生活环境的宁静、闲适的美。

示例三:三、四两句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反映了山农的爽直性格和劳动者的本色。用“却喜”二字写出了劳动所带来的喜悦。写出了劳动之美、民风的淳朴之美。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送友人 薛涛

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 的景象。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苍凉(悲凉凄凉凄清)

2.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着的相思之情。

《春江花月夜》中开篇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有人评论句中“生”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答:

一个“生”字,好在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好在凸现了明月随潮涌生的情状,景象壮观,气势宏伟

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这首词上阙描写了打猎时的_______,下阙抒发了作者企望为国杀敌的_________。

2、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词由叙事而抒怀,开篇以“老夫”自况,着一“狂”字体现情怀,统领全词。

B.、词中两次用典,上阙自喻孙权,下阙又自比冯唐。

C.、全词塑造了一个慷慨激昂、走马挽弓,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志士形象。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风格。

1、壮观场面   报国情怀

2、B

读诗歌,回答问题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中无形的愁苦比作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具体形象。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痛失家国的无限愁绪。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2.忧国忧民(意思相同即可)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2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

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天冷、声杂、城孤。   2、思乡之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诗后的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1、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词后的问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寐”的意思是

2、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

3、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睡觉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全词表达了戍边将仁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