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1、2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品读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答:

2.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答:

1.野花开得十分杂乱,令人眼花缭乱;野草生长得相当茂盛,已经可以遮住路过的马蹄了。(意思对即可)

2.春日郊外,花繁草盛,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景色美丽。或:西湖早春美丽.热闹的景象。(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

早 梅

唐 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

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

1.“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2.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

1.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

2.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焦虑的复杂心情。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

①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①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②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复杂的心情(诗人被贬逃归,遇见来人,既想了解家人的安危,又唯恐遇到意外和不测,心理十分矛盾)。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①渚:水中小洲。

今人刘永济曾说:“诗家有情在景中之说,此诗是也。”请结合本诗后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野旷”句写遥天无际,前路茫茫;“江清”句以拟人手法写月影多情,似与人亲,慰人寂寞;烟际泊宿,恍然置身海角天涯、寂寥无人之境,凄然四顾,更觉得家乡之远,看似写景,实际上在表达独客异乡的惆怅之情。

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诗词语句。

“饮酒”常见于古代诗词,无论是苏轼的“ 。鬓微霜,又何妨”,还是范仲淹的“ ,燕然未勒归无计”,抑或是辛弃疾的“ ,梦回吹角连营”,诗人都借助“酒”抒发了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

阅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节选,回答1~2题。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1、诗中的“那里”具体指的是哪里?

2、诗中把“那里”比作“太阳”和“春”,说明“那里”具有怎样的特点?

1、中国__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

2、能给中国大地带来光明和苏生。

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些诗句极具意境美。读来只觉情调凄婉,境界幽邃,意蕴无穷。 C:“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形象表现出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像一把利剑将世界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 D:“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此句以“钓”为喻,表达了诗人因出仕无望而产生的归隐之意。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一情景交融的句子表现了柳宗元被贬官后心情的悲凉。( )

阅读下面诗词,回答1-2题

淮上与友人别

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找出体现情感基调的词语及与友人握别后各奔前程的诗句。

答:

2.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抒情手法上的特点。

答:

1.词语:愁(愁杀)     诗句:君向潇湘我向秦

2.本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如一、二句使用“杨柳… 杨花”等词,借“柳”、“留”谐音,抒写了诗人与友人握别时的满怀愁绪。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1.①村民的热情好客  ②优美的景色    ③淳朴的风土人情

2.①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②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