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诗词,回答1-2题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铁以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①,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释】 呼延:匈奴贵族,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1.诗中哪些词语反映了眼前这场战事的严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碎”字和一个“独”字刻画出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数重围”、“残兵千骑” “独(领)”
2.“碎”、“独”两字刻画了-位身经百战、出生入死、骁勇无比的悲壮英雄形象。
阅读下面诗词,回答1-2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对这两句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B.、把“日”和“春”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C.、“生”与“入”用了上比喻的方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D.、两句诗对仗工整,明人胡应麟称它“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
请你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1、2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品读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答:
2.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答: 。
1.野花开得十分杂乱,令人眼花缭乱;野草生长得相当茂盛,已经可以遮住路过的马蹄了。(意思对即可)
2.春日郊外,花繁草盛,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景色美丽。或:西湖早春美丽.热闹的景象。(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
早 梅
唐 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
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
1.“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2.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
1.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
2.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焦虑的复杂心情。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
①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①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②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复杂的心情(诗人被贬逃归,遇见来人,既想了解家人的安危,又唯恐遇到意外和不测,心理十分矛盾)。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①,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①渚:水中小洲。
今人刘永济曾说:“诗家有情在景中之说,此诗是也。”请结合本诗后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野旷”句写遥天无际,前路茫茫;“江清”句以拟人手法写月影多情,似与人亲,慰人寂寞;烟际泊宿,恍然置身海角天涯、寂寥无人之境,凄然四顾,更觉得家乡之远,看似写景,实际上在表达独客异乡的惆怅之情。
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诗词语句。
“饮酒”常见于古代诗词,无论是苏轼的“ 。鬓微霜,又何妨”,还是范仲淹的“ ,燕然未勒归无计”,抑或是辛弃疾的“ ,梦回吹角连营”,诗人都借助“酒”抒发了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
阅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节选,回答1~2题。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1、诗中的“那里”具体指的是哪里?
2、诗中把“那里”比作“太阳”和“春”,说明“那里”具有怎样的特点?
1、中国__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
2、能给中国大地带来光明和苏生。
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些诗句极具意境美。读来只觉情调凄婉,境界幽邃,意蕴无穷。 C:“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形象表现出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像一把利剑将世界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 D:“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此句以“钓”为喻,表达了诗人因出仕无望而产生的归隐之意。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一情景交融的句子表现了柳宗元被贬官后心情的悲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