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凭。 ⑤零落:凋谢。

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试从含义作用两方面比较分析下面两句诗中“风雨”的异同点

①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全词抒发了作者在恶劣的环境中仍保持高洁、坚贞的品格以及淡泊名利的思想情感。

2.(1)含义:都是指自然界的风雨,陆游笔下的“风雨”不仅如此,还象征人人生路上的坎坷、挫折、困难等。(意思接近即可)       

(2)作用:都起到了烘云托月或反衬的作用,但烘托的内容不同:陆游以“风吹雨打”的恶劣环境反衬梅花的高洁、坚贞的品格;杜甫以“秋风破屋”“屋漏偏逢连夜雨”烘托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众疾苦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意思接近即可)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1一2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 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蝉鸣、鹊啼、蛙叫、人声。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2、画面形象,具体;语言简洁优美,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对下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分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花渐欲迷人眼”诗句中加点“乱”字的表达效果。

答:

①花开繁盛   ②色彩缤纷  ③贬词褒用

在陶渊明的眼里,“桃花源”为什么是理想社会?用自己的话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说明。

答:

①环境优美   ②社会太平   ③生活安逸(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了大最的笔墨来写景。请你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作者写景的目的。

答:

写景为了抒情言志:

A:①借总写之景来总写人的胸怀。②以景的宏伟壮阔写人的志向远大。③表明仁人志士有别于迁客骚人。

B:①以哀景写仕途“退”的逆境。②借迁客骚人反衬古仁人(自己)的“不以己悲”。③表明自己“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失意不失志的情怀与抱负。

C:①以美景写仕途“进”的顺境。借迁客骚人的得意忘形反衬古仁人(自己)的“不以物喜”。③表明自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与追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渡 汉 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答案: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2.答案:表达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复杂的心情。

品读李白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按要求回答问题。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请对本诗后两句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在诗人笔下,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诗句想象丰富、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诗词,回答1-2题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铁以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释】 呼延:匈奴贵族,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1.诗中哪些词语反映了眼前这场战事的严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碎”字和一个“独”字刻画出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数重围”、“残兵千骑” “独(领)”

2.“碎”、“独”两字刻画了-位身经百战、出生入死、骁勇无比的悲壮英雄形象。

阅读下面诗词,回答1-2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对这两句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B.、把“日”和“春”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C.、“生”与“入”用了上比喻的方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D.、两句诗对仗工整,明人胡应麟称它“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

1.D     2.C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