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渡 汉 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中汉江时所作。

1.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答案: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

2.答案: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一2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

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答案:写出了秋夜的漫长。

2.答案:凄清孤寂。寂寞悠思的心情。

对下面《钱塘湖春行》一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并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的赞叹。

赏析下面一首曲,完成后面题目。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①此曲中“山坡羊”是 ,“潼关怀古”是

②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答:

①曲牌名  曲题

②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1分)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下面这首唐诗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行路难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开篇写“金樽”“玉盘” ,呼应后面的“停杯”“投著” ,有美好的餐具却只能喝点清酒吃点小菜,诗人吃不下这样廉价的酒食。 B:“黄河”与“太行’”在诗歌中被赋予了象征意义,表现仕途上走投无路,四处为难。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的官运。 D: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从怀才不遇和仕途B.不顺的茫然到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的变化。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

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BD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⑴在诗歌一、二两句中,哪些字眼最能表现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诗人因看到刚刚长出的草芽而吃惊;“惊”字写出了诗人见到春色来临的新奇、惊讶、欣喜的感情

2、拟人手法,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有灵性,充满活力,富有情趣

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凭。 ⑤零落:凋谢。

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试从含义作用两方面比较分析下面两句诗中“风雨”的异同点

①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全词抒发了作者在恶劣的环境中仍保持高洁、坚贞的品格以及淡泊名利的思想情感。

2.(1)含义:都是指自然界的风雨,陆游笔下的“风雨”不仅如此,还象征人人生路上的坎坷、挫折、困难等。(意思接近即可)       

(2)作用:都起到了烘云托月或反衬的作用,但烘托的内容不同:陆游以“风吹雨打”的恶劣环境反衬梅花的高洁、坚贞的品格;杜甫以“秋风破屋”“屋漏偏逢连夜雨”烘托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众疾苦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意思接近即可)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1一2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 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蝉鸣、鹊啼、蛙叫、人声。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2、画面形象,具体;语言简洁优美,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对下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