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1—2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本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请以“月山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为例进行赏析。

2、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诰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试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本诗所描述的景象。

1、这两句诗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出山里的幽静与闲适。

2、夜深人静,游人离去,白天的喧闹消失殆尽,山林也空闲了下来。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⑴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⑵“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1)示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考查名句的意义及广泛引用的原因。应侧重在内容含义上的理解。丰富内涵,引起共鸣。

“丰富内涵”方面:

    答出“困难”“绝境”“逆境”“困境”“挫折”;答出“希望”“光明”“乐观”“信心”;

“引起共鸣”方面:

    答出“鼓舞”“激励”“勉励”或“产生共鸣”“有共鸣”;“显示很强的艺术生命力/感染力”。如在“内涵”部分出现“作者”一词,不扣分;如在“共鸣”部分出现“作者”一词,则不得分。

如答案中“内涵”和“共鸣”两部分内容出现交叉或两部分内容糅合在一起情况,应综合整个答案看,若含有“激励”、“鼓舞”等内容,应给分。

示例

1、这句话的本意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时,当认为无路可走时,却惊喜地在转角那柳暗花明外发现了一个村落。这句蕴含哲理,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路渺茫时,往往在转角处充满了希望。这句话激励遭遇失败的人们,激励他们不要绝望,要对明天充满希望,因此这一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引用。

2、这一句表现作者在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前后句先抑后扬,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也教会在后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3、因为这句诗的意思为“山回路转,前方似乎是绝境,但在柳、花交错间又发现了一村落”表达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不畏困难的精神,也喻示在重重的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这一想法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同样重要,能引起读者的深刻同感,所以这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应用。

4、这句诗寓意着遇到困难、挫折切勿低头放弃,爬起来勇敢地前行,就会看到前方不远处闪烁着希望的曙光、成功的光芒,诗具有激励人生的作用,故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5、这句诗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说明了在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这一富有哲理的诗句给人以乐观向上的积极的感受,给人以启发,自然被人们广泛引用。

6、这句诗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在山水之间寻找,忽然眼前一亮的惊奇与惊喜之感,并且后来从中引申出了在绝境的尽头,往往是另一个美好的世界的哲理具有很好的励志的作用,因而被人们广泛引用。

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行路难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①“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

②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答:

①答: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的官运。 

②答: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______”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______之情。

2.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 好不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2.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 或: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而“国破人亡在此朝”则过于直白,缺乏诗味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 一2 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写了早春时节的哪些景物?

2.请你说说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1.小雨    草色(小草)

2.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完成下题。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两句诗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的东西,形象地写出了内心哀愁的沉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渡 汉 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似乎悖人之常情,你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

2.答案: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①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②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3题。

pú sà 蛮 [宋]高观国

何须急管吹云暝①,高寒滟滟②开金饼③。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注释]①瞑:昏暗。②滟滟:月光摇动的样子。③金饼:比喻圆月。

1.这首词的上片写 ,下片写

2.这首词中体现了季节特点的词语有哪些?

3.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上片写待月的心情  下片写赏月

2.桂花  西风

3.作者开始时的心情是欢快、开朗的,后来心情就变得愁苦起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

1.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2.答案:表达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复杂的心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