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2题。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

1.答:既写出了作者在久雨新晴后,面对青苔满地、绿树浓郁,却无人共享、共语的遗憾心情;也为下联“唯有南风旧相识”铺垫,为上下联之间的枢纽之词。

2.答:三、四句以“南风”为主角,用拟人的手法把这位“旧相识”写得趣味盎然。“偷”显示“南风”的诙谐,似有意与老朋友开玩笑;“开”“翻”写与老朋友的熟识程度,其关切之情可见.可以想象在“无人”的情况下,“南风”将带给作者多少安慰。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这首诗的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割”字突出山高,使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分割于山的阴、阳面。

②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词的上片极言眼前景色之不堪、心情之凄楚,为此词人利用“ ________ ”和 “______”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的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2、对这首词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尘香”二字写落花已化为尘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催残的惋惜之情。

B.、“欲语”而泪先夺眶而出;写出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具有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C.、“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的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D.、词人最后两旬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来写“愁”之浓之重,既形象生动又自然妥帖。

1、倦梳头  泪先流

2 、C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诗人什么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或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

2、表现了诗人看见小船撑出时的惊喜心情。

阅读李白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此诗写于天宝十二年,李白离开长安后。

清溪源出石台县,汇入长江;新安江源出徽州,流入浙江。

(1)全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是如何描绘出清溪水的清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猩猩啼”营造了一个悲切凄凉的清寂境界。古诗词中能渲染这种意境的还有哪些意象?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寄寓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为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内心一种落寞郁闷的情绪。

(2)“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以衬托手法突出地刻划清溪水色的清澈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

(3)例:梧桐、霜、猿……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田 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赛:旧时祭祀酬报神恩。

(1)四句诗恰似四幅美景,请你将从两幅图中任选一幅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2)全诗情景交融,试说说这首诗所表现的氛围。)

(1)早晨,雨停了;大清早,阳光照着湿漉漉的新枝嫩叶,特别青翠。春天,不仅百花齐放,而且百鸟争鸣。这时听到树林外鹁鸪的叫声,知道雨停了。或:太阳从东边屋脊上升了起来,墙头的杏花,经过昨晚雨水的滋润,盛开怒放,红艳艳地给村庄装点着春光。

(2)全诗情景交融,笔触欢快明朗,描绘了浓浓的春意,勃勃的生机,表现了田家生活的热烈、兴旺的气氛。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1—2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本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请以“月山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为例进行赏析。

2、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诰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试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本诗所描述的景象。

1、这两句诗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出山里的幽静与闲适。

2、夜深人静,游人离去,白天的喧闹消失殆尽,山林也空闲了下来。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⑴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⑵“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1)示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考查名句的意义及广泛引用的原因。应侧重在内容含义上的理解。丰富内涵,引起共鸣。

“丰富内涵”方面:

    答出“困难”“绝境”“逆境”“困境”“挫折”;答出“希望”“光明”“乐观”“信心”;

“引起共鸣”方面:

    答出“鼓舞”“激励”“勉励”或“产生共鸣”“有共鸣”;“显示很强的艺术生命力/感染力”。如在“内涵”部分出现“作者”一词,不扣分;如在“共鸣”部分出现“作者”一词,则不得分。

如答案中“内涵”和“共鸣”两部分内容出现交叉或两部分内容糅合在一起情况,应综合整个答案看,若含有“激励”、“鼓舞”等内容,应给分。

示例

1、这句话的本意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时,当认为无路可走时,却惊喜地在转角那柳暗花明外发现了一个村落。这句蕴含哲理,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路渺茫时,往往在转角处充满了希望。这句话激励遭遇失败的人们,激励他们不要绝望,要对明天充满希望,因此这一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引用。

2、这一句表现作者在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前后句先抑后扬,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也教会在后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3、因为这句诗的意思为“山回路转,前方似乎是绝境,但在柳、花交错间又发现了一村落”表达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不畏困难的精神,也喻示在重重的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这一想法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同样重要,能引起读者的深刻同感,所以这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应用。

4、这句诗寓意着遇到困难、挫折切勿低头放弃,爬起来勇敢地前行,就会看到前方不远处闪烁着希望的曙光、成功的光芒,诗具有激励人生的作用,故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5、这句诗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说明了在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这一富有哲理的诗句给人以乐观向上的积极的感受,给人以启发,自然被人们广泛引用。

6、这句诗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在山水之间寻找,忽然眼前一亮的惊奇与惊喜之感,并且后来从中引申出了在绝境的尽头,往往是另一个美好的世界的哲理具有很好的励志的作用,因而被人们广泛引用。

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行路难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①“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

②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答:

①答: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的官运。 

②答: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______”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______之情。

2.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 好不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2.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 或: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而“国破人亡在此朝”则过于直白,缺乏诗味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