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被贬之地极偏远?

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1、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

2 、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古诗文阅读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

1、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2、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赏析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

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

1、满、压。

2、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第1-2题。

积雨辋川庄

王维(唐)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②。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③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释]①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②菑(zī):初耕一年的土地。③野老:自谦之称。

1.本诗的颔联堪称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范例,请结合全诗,就此特点对颔联进行简要赏析。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1、“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2、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静 夜

郭沫若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本诗的思路是在实写______的基础上,虚写______的世界,结尾令人神往。诗中借“鲛人泣珠”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内心 的感情。

答案举例:夜月    想象     孤独无望和悲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篷蒿,九日折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释:①近鬓毛:指重阳节习俗把菊插于鬓发。②瓦松:寄生于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草本植物,形似松,高约20厘米——40厘米。生必依瓦,故名。

1.世人对菊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2.首诗突出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展示了菊怎样的特点和品质?

1.公子王孙把菊与蓬蒿相提并论,有人喜爱、尊重菊花。意思对即可。   

2.托物言志,或对比。展示了菊花虽然生于沼泽之地,却高洁清幽,贡献芬芳的特点,赞颂了菊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精神品质。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完成1~2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诗中的“系”和“啼”两个词锤炼得好,试分析其好在哪里。

2.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示例: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2.示例:作者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意思对即可。

阅读范仲淹的词《渔家傲 秋思》,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帐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所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点:这两句词运用典故,正面揭示了词人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阅读,完成1~2题。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船撑出柳荫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2.请用简洁的语句描述作者情感变化的轨迹。

1 .略    2.略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2题。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

1.答:既写出了作者在久雨新晴后,面对青苔满地、绿树浓郁,却无人共享、共语的遗憾心情;也为下联“唯有南风旧相识”铺垫,为上下联之间的枢纽之词。

2.答:三、四句以“南风”为主角,用拟人的手法把这位“旧相识”写得趣味盎然。“偷”显示“南风”的诙谐,似有意与老朋友开玩笑;“开”“翻”写与老朋友的熟识程度,其关切之情可见.可以想象在“无人”的情况下,“南风”将带给作者多少安慰。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