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零丁洋里叹零丁”中的两个“零丁”的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

2..诗的尾联是光照千古的名句,请分析诗人在此联所表现的情感。

1. 不同,前一个指地名,后一个是“孤苦零丁”的意思。

2.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舍生取义的决心”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两个方面答出一个即可)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人末尾用“可怜白发生”一句,从梦境回到现实,从高亢转为低沉。请揣摩这一句的深刻内涵。

词人末尾用“可怜白发生”一句,陡然一转,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无奈、悲愤。

下面这首古诗,构思精巧,试作赏析。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这是一首构思精巧的咏风诗。除了题目,字面上不见一个“风”字,可句句都在写风,句句都让人想像出一幅“风”的画面。作者选取了四种自然现象,叶落、花开、起波浪、竹子摇动来让人体会到风的力量,由此可见诗人的构思是精巧别致的。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谈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中,“真意”到底是何意,作者并没言明,请你结合作者生平和你自己的理解,谈谈“真意”到底是什么。

(1)乐观放达恬然自适。

(2)言之成理即可。这个题目,可结合作者生平经历谈。

阅读杜甫的《月夜》一诗,完成下列三题。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①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叛军破潼关,杜甫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肃宗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身陷贼营的杜甫八月在长安所作。②今富县 ③虚幌:洁白透明的帐子。

⑴这首诗借望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这首诗前后的承接照应十分细密周到,表现出诗人情感之深婉沉绵。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⑶明末王嗣奭评价颈联云:“语丽而情更悲,尤以‘湿’‘寒’二字为甚。”请任选一字评析其妙处。

⑴这首诗借望月抒发了作者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⑵如“双”承“独”,“照”承“月”,“泪痕干”反衬双方各自“独看”时的泪流不止,这些都真切地传达出诗人憎恨乱离,盼望团圆的迫切心情。

⑶“湿”“寒”渲染了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表明了夜已很深,说明了妻子在月夜望月之久,思念之切。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2题。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醮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荫来。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本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写景逼真。找出你最喜爱的一句,并说说理由。

1.景物有双飞的燕子,夹岸绽放的桃花,被春雨冲断的小桥,绿意荫荫的柳树和灵动的小船。表达了作者对初春景色的喜爱和欣喜之情。

2.答案示例:①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醮水开。“飞”字写出了燕子的灵巧,“醮”字刻画出桃花妖艳欲滴的情态。本句通过对燕子和桃花的描绘,突出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表达了作者的欣喜和喜爱之情。②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荫来。本句用一个“撑”字,刻画出一叶小舟从荫荫绿柳之间轻盈而出的情态,通过动作写出了撑船人的愉悦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1、边塞秋色,思乡之情。

2、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得悲凉。

古诗文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被贬之地极偏远?

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1、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

2 、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古诗文阅读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

1、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2、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