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诗歌后,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欣赏感受。
我不想是否能够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选择了远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只顾风雨兼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钟情于玫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热爱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切,都在意料这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考查
山高路远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还是宁静。
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请从主题、语言、艺术技巧等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对上面诗歌进行阅读赏析。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3题。
浣溪沙①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②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③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④。
注:①浣溪沙:词牌名。②兰:兰草。③子规:杜鹃。④唱黄鸡: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听唱黄鸡与白日”句,感叹世事勿促,人生易老。这里反用其意。
1.请从这首诗中找出能表现季节和一天具体时间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怎样以景取喻并抒发作者感叹的?请用词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兰芽(短) 暮雨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3.执着生活、旷达乐观。
欣赏下列诗歌,完成1~2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孤山寺;白沙堤;春;最爱。
2.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2)“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诗人什么心情?
⑴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或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
⑵表现了诗人看见小船撑出时的惊喜心情。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2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1.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②表现了时光匆匆,
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④“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
法,富有情趣 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1--2题
秋思
张籍(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结合诗句理解,作者在什么情景下想起“作家书”的?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人临发又开封”是形象生动的细节描写,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文字,展现当时的情景。(120字以内)
1.“见秋风”引起“作家书”之念;思乡之情(对亲人的思念)
2.评分要点:注意要素,使用描述性语言写出细节,酌情给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棹(zhào)歌:船歌。
(1)“越中山色镜中看”中的“镜中看”三字极富韵味,它启发读者去想像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请作描述。
(2)“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精彩传神,营造出优美活灵的意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简要赏析。
(1)溪水平静清澈,倒映着月光山色,摇曳生姿,朦胧缥缈。
(2)鱼抢春水,涌上溪滩,啪啪蹦跳,看到这一情景,令人荡漾起欢乐之情。
阅读杜甫的《登高》回答下面问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这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悲伤感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描摹形态,形容气势,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怎样的情怀?______
3、请你谈谈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中的“独”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前四句写的是:
后四句写的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
3、“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强化了作者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的满怀愁绪。
4、前四句写的是:写深秋时节的凄冷萧瑟的秋江景物;后四句写的是:诗人羁旅愁思、老病孤独的郁闷和悲哀。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
绝 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1)这是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极富诗情画意,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述。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示例:(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春天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2)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也流露了诗人对春天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