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谈谈你欣赏的感受。

天路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冈

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 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

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

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

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阅读能力考查

江南雨

江南多晴日 江南雨细

但烙在我心里的 细成荷塘浅笑的涟漪

却是江南的 江南雨有情

蒙蒙细雨 绵绵得使江南人不想离别

江南的雨——斜斜 江南雨有意

江南的雨——细细 密密地使外乡人不愿归去

江南雨斜

斜成檐前翩飞的燕子

诗歌赏析。

我们学习了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感慨良多,上面是描写江南雨景的诗,请认真赏读,就文学欣赏的两、三个角度进行赏析。

读下面诗歌后,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欣赏感受。

我不想是否能够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选择了远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只顾风雨兼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钟情于玫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热爱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切,都在意料这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考查

山高路远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还是宁静。

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请从主题、语言、艺术技巧等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对上面诗歌进行阅读赏析。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3题。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①浣溪沙:词牌名。②兰:兰草。③子规:杜鹃。④唱黄鸡: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听唱黄鸡与白日”句,感叹世事勿促,人生易老。这里反用其意。

1.请从这首诗中找出能表现季节和一天具体时间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怎样以景取喻并抒发作者感叹的?请用词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兰芽(短) 暮雨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3.执着生活、旷达乐观。

欣赏下列诗歌,完成1~2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孤山寺;白沙堤;春;最爱。

2.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2)“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诗人什么心情?

⑴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或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

⑵表现了诗人看见小船撑出时的惊喜心情。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2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1.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②表现了时光匆匆,

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④“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

法,富有情趣  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1--2题

秋思

张籍(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结合诗句理解,作者在什么情景下想起“作家书”的?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人临发又开封”是形象生动的细节描写,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文字,展现当时的情景。(120字以内)

1.“见秋风”引起“作家书”之念;思乡之情(对亲人的思念)

2.评分要点:注意要素,使用描述性语言写出细节,酌情给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棹(zhào)歌:船歌。

(1)“越中山色镜中看”中的“镜中看”三字极富韵味,它启发读者去想像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请作描述。

(2)“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精彩传神,营造出优美活灵的意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简要赏析。

(1)溪水平静清澈,倒映着月光山色,摇曳生姿,朦胧缥缈。

(2)鱼抢春水,涌上溪滩,啪啪蹦跳,看到这一情景,令人荡漾起欢乐之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