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A:第一句诗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B: 第二句诗融情于景,表现了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 C: 诗的后两句把眼前的实景推移到想象的境界,抒情委婉,含蓄隽永。 D: 诗中“期”字与“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使全诗形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回答下面问题

明月夜留别

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曾城。

1.“离人无语月无声”这句诗勾勒出怎样的环境气氛?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勾勒出宁静甚至冷寂的气氛(以此渲染离别的环境)。

2.表达了作者离别相思之情。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①“山青花欲燃”这句诗中,“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诗作出分析。

②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①     暗含了山花的颜色;在青翠欲滴 山岭衬托下,红色的花朵就像一团将要燃烧的火焰一样,画面感强烈,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②     一种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用“/”标出下面句中最明显的一处停顿。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①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下面的诗句中,体现诗人积极人生追求和无畏探索精神的-句是

A: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莱蒙托夫《帆》) B: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华兹华斯《咏水仙》) 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第一联表现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示例: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犹如天上黑云向 守城直压下来,守城似乎一下就要被摧毁。但是,城内守军严阵以待.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出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好不威严。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立志报效朝廷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2.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1.略

2.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之情。

2.第六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大雪阻路,马难前行,虚写诗人留恋长安,不忍离去的感情。

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B:第二句写想象中的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这是两首著名的边塞诗,从体裁上看,它们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内容上看,它们都写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均或隐或显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选取其中一首,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绝句(或“七言绝句”“七绝”);

战争的残酷(或“将士们的英勇无畏”,答“战争”也可。)。

2、《凉州词》:一、二句(用“美酒”“夜光杯”“琵琶”几个意象)写出了盛宴的豪华气派和热烈场面,三、四句极写征人的乐而忘忧。虽然诗歌表现了战士的豪放旷达,但也反映出深深的哀痛。诗人在“乐”和“忧”的对比中表现了反战的主题。

《陇西行》:一、二句(用“誓扫”“不顾身”等词语)写出了战士们的视死如归,三、四句写后方女子对前线丈夫的思念,在“实已战死”与“梦里团圆”的对比中写出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反战的主题。(或“战士已成白骨,但白骨作为活人还生活在妻子团圆的梦境里。战士久死的现实与亲人苦苦的期盼形成强烈对比,深切地表达了对战争的批判。”)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