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第9-11题。(4分)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9.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1分)
10.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1分)
11.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
9.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分
10.“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1分)
11.前一首:愉悦、欢快、热爱生活(1分);后一首:悲伤、愁苦、孤单寂寞(1分)。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6分)
【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 【乙】芙蓉楼送辛渐① 王昌龄
君问归期未有期, 寒雨连江夜入吴,
巴山夜雨秋涨池。 平明②送客楚山孤。
何当共剪西窗烛, 洛阳亲友如相问,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释】①辛渐:王昌龄的朋友。②平明:黎明。③冰心:像冰一样纯洁明净的心。玉壶: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
⑴“巴山夜雨秋涨池”“寒雨连江夜入吴”,这两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2分)
。
⑵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 的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 的志向。(4分)
⑴(2分)渲染气氛,融情于景。(各1分,意思对即可)
⑵(4分)急切与妻子(亲人)见面 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节操)(意思对借款)
细读李清照的《醉花阴》,任选一个角度,说说画线句的妙处。(3分)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以下两个角度回答正确均可。
“修辞手法”角度:巧妙地将人与菊花(黄花)相比,直抒胸意,写出了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要点:比喻,憔悴面容,愁苦神情每个要点1分)
“表现手法”角度:一边是萧瑟秋风中的瘦菊,一边是愁容满布的思妇,情景交融,创设出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要点:情景交融,瘦菊思妇,凄苦境界 每个要点1分)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从词的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阙重在 ,下阙重在 。(2分)
8.“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答:
9.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词的上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倾城”一语,突出观猎盛况。
C.词的下片运用“射天狼”的典故表达苏辙要竭尽全力抵御外敌、为国立功的决心。
D.词的上片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7.(2分)
叙事(或描写)(1分) 抒怀(抒情)(1分)
8.(2分)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意思对即可)?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意思对即可)。
9.(2分)B
阅读《西江月》,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处。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7、“路转溪头忽见”中“忽见”写出了作者什么样思想感情?(2分)
8、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处”。 (3分)
请阅读晏殊的《浣溪沙》回答问题,(3)、(4)两个小题中可任选一题作答,若全对可加1分。(3分)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我们还学过苏轼的一首《浣溪沙》,请对这两首《浣溪沙》在形式上的异同做简要比较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是怎样抒发伤感之情的?简要分析这首词借景抒情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大胆说说这首词为什么脍炙人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同:词牌相同,都不是行行押韵;异:苏轼的《浣溪沙》词前有小序,押韵严些,用的是设问;晏殊的《浣溪沙》无小序,押韵宽些,用的是反问句。(2)情致绵绵,对仗工稳,宛如天成(3)虽明显有伤感之情但并不浓,只是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缕若有若无的淡淡闲愁,意韵幽微,淡雅温厚;巧借“花落去”和“燕归来”等自然景象抒发词人内心的感受,情景融为一体(4)因为这首词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表现得却十分含蓄。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分)
8.全词上阕问天,下阕______,归根到底是在_________ 。(2分)
9.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8.问月 问人生 9.A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0—11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这首词所抒发的感情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贯穿全篇、体现这一感情特点的关键词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
11.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豪迈奔放 狂 11.表达自己报效国家,御敌建功的决心。
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20—22题。(6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0.作者在词中表明自己英武的词句是“____________ ”;词的下阕中有承上作用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1.本词中多处运用典故,请写出一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结句“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1分)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1分) 21.亲射虎,看孙郎(或: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或:射天狼)(2分) 22.苏轼在结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