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两题。(5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什么样的心境。(2分)
8、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根据三四句词意作简要赏析。(3分)
7、表现了词人因目睹残月而想起故国时产生的惆怅、寂寞之情。(2分)
8、词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绪比喻为具体的丝线,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词人愁肠百结难以排遣的心情。(共3分,(修辞1分、作用2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完成10-11题。(4分)
(甲)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乙)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10.甲乙两首诗都写到了月亮,是比较这一意象在两首诗的中异同。(2分)
11.甲乙两诗画线句都是写愁的名句,请任选一句赏析。(2分)
10.两首诗中月亮都能引起词人的去国之思,失国之悲,__之恨,但甲诗中的月亮是残月,渲染孤寂凄凉的气氛,乙诗中的月亮是明月,用美景更能衬托词人悲伤的心情。
11.示例:选择乙诗,以水喻愁,显示出愁思如春水__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化抽象为具象,形象地展现了作者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
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千骑卷平冈”形象地写出出猎的人很多,气势很大。 B:“亲射虎,看孙郎”表明词人已功成名就,对孙权有蔑视之意。 C:“酒酣胸胆尚开张”是说词人饮酒到尽兴之时,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 D:这首词表面写的是一次出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 。(4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B.“海棠依旧”是此人对“卷帘人”的回答。
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
7、酣睡
8、B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通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2、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 “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
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1分)
13、“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2分)
12、D
13、写出了室外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的情形,再现了边塞的悲凉。
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第9-11题。(4分)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9.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1分)
10.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1分)
11.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
9.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分
10.“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1分)
11.前一首:愉悦、欢快、热爱生活(1分);后一首:悲伤、愁苦、孤单寂寞(1分)。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6分)
【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 【乙】芙蓉楼送辛渐① 王昌龄
君问归期未有期, 寒雨连江夜入吴,
巴山夜雨秋涨池。 平明②送客楚山孤。
何当共剪西窗烛, 洛阳亲友如相问,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释】①辛渐:王昌龄的朋友。②平明:黎明。③冰心:像冰一样纯洁明净的心。玉壶: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
⑴“巴山夜雨秋涨池”“寒雨连江夜入吴”,这两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2分)
。
⑵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 的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 的志向。(4分)
⑴(2分)渲染气氛,融情于景。(各1分,意思对即可)
⑵(4分)急切与妻子(亲人)见面 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节操)(意思对借款)
细读李清照的《醉花阴》,任选一个角度,说说画线句的妙处。(3分)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以下两个角度回答正确均可。
“修辞手法”角度:巧妙地将人与菊花(黄花)相比,直抒胸意,写出了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要点:比喻,憔悴面容,愁苦神情每个要点1分)
“表现手法”角度:一边是萧瑟秋风中的瘦菊,一边是愁容满布的思妇,情景交融,创设出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要点:情景交融,瘦菊思妇,凄苦境界 每个要点1分)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从词的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阙重在 ,下阙重在 。(2分)
8.“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答:
9.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词的上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倾城”一语,突出观猎盛况。
C.词的下片运用“射天狼”的典故表达苏辙要竭尽全力抵御外敌、为国立功的决心。
D.词的上片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7.(2分)
叙事(或描写)(1分) 抒怀(抒情)(1分)
8.(2分)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意思对即可)?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意思对即可)。
9.(2分)B
阅读《西江月》,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处。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7、“路转溪头忽见”中“忽见”写出了作者什么样思想感情?(2分)
8、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处”。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