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2011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片中," ",交代的是季节特征, " "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4分)
2.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4分)
1."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各2分,共4分)
2.作者先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用形象的比喻("载不动"的愁),抒发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两层意思各2分,共4分)
四川达州2011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分)
上阕:
下阕:
18.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 ,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17.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2分,意同即可)
18.C(2分)
文言文阅读(14分)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所展现的画面。
(3分)
5、试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含义并说说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
4.
皎洁的明月静静的转入红阁楼,低斜照入美丽的纸窗内,照着无法入眠的人。
5.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远隔千里,却可以共赏同一轮皎洁的明月。
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
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玉壶”在词中比喻的是 。(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上片描写了元旦之夜的盛况。
B.“更吹落,星如雨”写了满天的星星被风吹落,像雨一般纷纷洒下。
C.“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表达了词人对满城观灯仕女的爱慕之情。
D.词人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抒发了自甘淡漠、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7.明月(2分)
8.D(2分)
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3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请你阅读古诗,完成后面14—15题。(共4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4、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3分)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李清照》)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15、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凄苦忧愁中的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重。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比喻(设问、夸张)的手法,将无形的愁化作有形的“一江春水”,永留不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之多。
江城子 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1、词的上阙“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写了暮春村野的环境,请发挥想象把该词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
2、词的末尾三句用“只有”二字陡转,回到眼前,表达了什么意思?这三句与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为望月抒情,但所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析。(2分)
答:
1、词的上阙“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写了暮春村野的环境,请发挥想象把该词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
答:杏花村馆的酒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清清的流水,静静地淌着。花,已经谢了,春风吹过,卷起阵阵残红。(2分)
2、词的末尾三句用“只有”二字陡转,回到眼前,表达了什么意思?这三句与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为望月抒情,但所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析。(2分)
答:往事虽然美好,但已成过去,现在人隔千里关山,只有皎洁的月光,照着你也照着我。
苏词以旷达的态度,自我安慰并安慰对方,带有祝愿的意味,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谢词侧重诉说离情,表达了人不能相见,徒然共照同一月亮的惆怅、无奈的心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pú sà 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2、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23、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9-10题。(4分)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哪个字点明了秋天边塞风景的特点?揭示本词主旨的是哪句?(2分)
10、“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2分)
9、异。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2分)
10、描绘出边塞荒凉而又壮阔的景象。(2分)
古诗词鉴赏。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色,以一“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方面描写迥异内地的独特景色,表现边塞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正面揭示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表现将士们苦中作乐,夜深霜重之时仍在军营中奏乐欢闹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