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主旨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前句表达思乡之情,后句用典表达报国之情。 B: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狂”气贯穿全文。这首词题材、情感粗犷、豪放,但艺术形象、语言风格却委婉含蓄。 C:李清照《武陵春》名句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运用夸__比喻,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忧愁之沉重。 D: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遥相呼应,又回到现实,与中间的梦境形成对比,表达了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有志报国却志不伸的悲愤。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球,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10.试说明词中的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9、密州出猎     渴望报效国家

10、   孙郎射虎:以孙郎自比,显示过人的胆略和勇气。                                                                                

  冯唐持节:以魏尚自比,渴望朝廷重新重用自己。                                                                               

  射天狼:表达自己抵御入侵,为国立功的决心。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梦里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 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0.辛弃疾说这首词是“赋壮词”试结合词的内容,从题材或思想感情或语言风格等方面说一说其“壮”在哪里?

11.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 从题材上看,是写豪迈的军营生活,战争之事。  从思想感情上看,抒发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从写法上看,语言壮丽而不纤巧。

11. 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悲愤。      

浣溪沙 (晏殊)(5分)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9.上片中词人因今追昔,借景抒情,请你揣摩一下词人在“夕阳”之下的所思所想,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太阳落下了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现在坐在这个去年来过的亭子里,感受着时间的流逝,感叹人生饶华的易逝。

10.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光阴逝去的无奈之情以及作者希望美好时光再来的美好愿望,所以就是“相识”,“ 燕归来”,这两句话充满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饶有韵味的人生哲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上阕写了当年和现今两个场景,各表现了词人的 的心情。(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当年万里”是作者对往日军旅生活的回忆。

B.“泪空流”写出了对自己功名未成的不满与失望。

C.“心在天山”和“身老沧洲”构成强烈对比。

D.这首词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悲沉,感人至深。

7.( 2 分)壮志凌云  壮志未酬

8.( 2 分)B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0.词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两句很有特色,请说说其妙处。(3分)

11.找出表现词人心情的语句,体会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3分)

10.这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3分)

11.“路转溪桥忽见”,抒发了词人热爱农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3分)

阅读《浣溪沙》一词,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3.全词思绪是围绕“ ”字来抒写的;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词句是:

24.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为晏殊的名篇之一。全词抒写了悼惜春残花落,好景不长的愁怀,又暗寓了相思离别之情。

B. “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天气、亭台都与去年一样,暗含着物是人非,时光不再。

C. 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字突出了独享歌筵之乐得意之情,“徘徊”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D. 这首词词小而充满深远哲思,全词前后片浑然一体,契合无间,语言清丽,音调谐婉。

23.独;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分,一空1分)24.C(2分)

阅读古诗词,完成7——8题(4分)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这首词巧妙地将 的落魄感受,同 的绵绵情思融为一体(2分)

8.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伫倚危楼风细细”暗示抒情主人公甘愿立足险境,长久凭栏,体现其怀想之深。

B.“草色烟光残照里”描绘了一幅优美、诗意的黄昏春望图。

C.“衣带渐宽”二句,揭示词人对待“春愁”的果决态度,道破春愁难遣的真正原因。

D.这是一首表达词人伤春惜春情感的词作。

7、漂泊异乡(倦游思归)    怀恋伊人(意中人)(1+1分)

8、C(2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7.“层楼”在词中的意思是 。(2分)

8.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上片侧重回忆作者“少年”时的“愁”,词的下片侧重抒发作者“而今”的“愁”。

B.、上片中“不识”描绘了年轻时的纯真无知,下片中“识尽”概括了作者艰辛的历程。

C.、词的上片作者把不谙世事的闲愁当作了愁,词的下片作者感慨“欲说还休”的愁绪。

D.、词的上片作者的情绪悲壮豪放,词的下片作者的情绪哀婉凄绝,全词形成鲜明对比。

7、高楼(2分)    8、D(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7—8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词中的“麾下”是指 (2分)

8.以下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词中大量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战争生活的喜爱之情。

B.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与前面抒发的豪情壮志形成了强烈的落差。

C.本词与“尚思为国戍轮台”一样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D. 本词与陆游的《诉衷情》一样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愤慨、无奈之情。

7.部下    8. A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