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呜、朔风狂吹树木的尖啸和军营号角的凄厉o B:“长烟落日”本有塞外苍茫的意境,但与“孤城闭”连接之后又含有了肃杀之气。 C:“羌管悠悠霜满地”借悠悠的笛声和满地的秋霜渲染出“塞下¨悲凉而哀伤的气氛。 D:“将军白发征夫泪”是由于功业未建、故乡难返,与“风景异”的内容毫无关联。

诗歌鉴赏(4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0.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2分)

9.【答案:对家乡的怀念和忠贞的爱国情谊】

10.【答案示例: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7~8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7.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3分)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7.答案:夕阳、落花、归雁。

评分:每空1分,共3分。

8.答案: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10-11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 ”字用得好,妙在: 。(2分)

1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10.“卷”(1分);“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1分)。(共2分)

11.(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1分)和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1分)。(或按字面意思理解也可,共 2分)

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回答下列问题。(4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 、一个是 。(2分)

(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2分)

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1)又恐    何似     (2)①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②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要答对一点即可)

诗词鉴赏《渔家傲》,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5分)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8、“最喜小儿无赖”一句中“无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2分)

9、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3分)

8、顽皮,可爱 

9、全词充满了和谐闲适,其乐融融的农村生活情趣,(意思对即可);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之情。

下面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主旨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前句表达思乡之情,后句用典表达报国之情。 B: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狂”气贯穿全文。这首词题材、情感粗犷、豪放,但艺术形象、语言风格却委婉含蓄。 C:李清照《武陵春》名句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运用夸__比喻,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忧愁之沉重。 D: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遥相呼应,又回到现实,与中间的梦境形成对比,表达了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有志报国却志不伸的悲愤。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球,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10.试说明词中的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9、密州出猎     渴望报效国家

10、   孙郎射虎:以孙郎自比,显示过人的胆略和勇气。                                                                                

  冯唐持节:以魏尚自比,渴望朝廷重新重用自己。                                                                               

  射天狼:表达自己抵御入侵,为国立功的决心。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梦里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 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0.辛弃疾说这首词是“赋壮词”试结合词的内容,从题材或思想感情或语言风格等方面说一说其“壮”在哪里?

11.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 从题材上看,是写豪迈的军营生活,战争之事。  从思想感情上看,抒发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从写法上看,语言壮丽而不纤巧。

11. 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悲愤。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