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8. 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 ”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1分)
9. 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8.(1分)物是人非
9.(3分)C
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这首词,完成7、8题。(4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壮词”属豪放、壮美的作品。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从作品题材、思想感情或语言风格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解释。
8.联系以下南宋文人武将的诗句,探究作者为何有“可怜白发生”的感叹。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陆游)
7.示例: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表明诗人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8.示例: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无门,只能在沉醉后梦回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意近即可)
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完成后面的小题。(4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渔家傲 秋思》的作者是 (朝代)的 ,其中“渔家傲” 名, “秋思”是 。(2分)
(2)这首词中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突出了“塞下秋景” “天冷”、 和 的特点;词中的“家万里”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2分)
11.(1)北宋(宋),范仲淹,词牌,题目。(2分。每个要点0.5分)(2)声杂、城孤(1分。每个要点0.5分,意思相近即可)。思乡(思乡、忧国)(1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塞外声”在词中指 。(2分)
8.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八百里”两句,写豪迈热烈的军营生活。
B.“马作”两句,写军中日常训练的场景。
C.“了却”两句,写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D. 整首词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4分,每空2分) 7、以边塞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8、B
渔家傲(5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2、上阕描写了边塞__________的秋景,表现了边疆将士_____________。(3分)
23、全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荒凉的 思念家乡
23、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1、“老夫聊发少年狂”起笔不凡,请自选角度对其中的“狂”字进行赏析。(2分)
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中在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21.示例一:一个“狂”字,将一个外表神气、英武自信的太守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示例二:一个“狂”字,把太守的宝刀未老、壮志豪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示例三:“狂”字总括全词,多角度多层次地表现了作者志在报国的英气和豪气。
(六处加点短语答出任意两处即可得2分,大意对即可;共2分)
22.运用典故;委婉含蓄表达了作者渴望被朝廷重用、报效国家的情感。(分号前后各1分,共2分 )
对下列诗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是一个对比鲜明的画面,前者是凄凉的,后者是温馨的田园生活,衬托了游子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B:“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闻说”“也拟”“只恐”写出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结果又跌入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尽了作者的沉重和无奈。 C:“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直抒胸臆,道出了诗人的最高理想:为君王荡平天下,为个人建功扬名。豪壮中蕴含着深沉和苍凉,是一支失意英雄的慷慨悲歌。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字言人烟稀少,”直字表示天气极佳,“长河”把画面分割成两段,“落日圆”又为分割的画面着上统一的色调,让人感受到浑然一体的边塞景致。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2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请对该词中“异”的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作者用一个“异”字,统领所写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为下文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作铺垫。(各1分,共2分)
10.词人因暮春时节落日时分的物候变化,引发了对年华流逝的感伤。11.示例:这两句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阅读李煜的《相见欢》,完成后面的小题。(4分)
相 见 欢
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词的上阕写作者眼中之景,一个 字将凄清、愁闷之情展露无遗;下阕
二字点明了全词的主旨。(2分)
(2)请简要说说作者用“月如钩”作词的意象,希望传达什么意思?全词又表达了诗人何种情感?(2分)
(1)锁、离愁(答对一个给1分,2分) (2)企图传述一种孤清与不圆满的遗憾意境(1分),表达的思想感情:__之痛,流离之苦(__的悲苦,必须说到“__”)(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