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

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15.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2分)

16.作者借此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

[261e04aa670641e9.jpg]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

8.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2分)

9.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8.答案:①姿致轻盈:花瓣薄如蝶翅,轻盈有致。②形小色艳:花朵固小,却猩红如燃,鲜艳娇美。

 评分:答对一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写对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愁苦。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__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评分: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减字木兰花 琴

[宋] 苏轼

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未动宫商意已传。 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归去无眠,一夜余音在耳边。

[注释]①宫商:这里指曲调。

8.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4分)

词的上片,“神闲意定”描画出琴女弹琴前全神贯注的情态,一个“⑴ ”字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玉指冰弦”写琴女抚弄琴弦,“⑵ ”,令人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未成曲调先有情”。

词的下片,前两句写⑶ ;末尾两句写词人听琴归来仍觉余音绕耳,侧面表现出琴女演奏技艺的精湛。

要求:⑴用词中的字填空;⑵用词中句子填空;⑶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述。

8.(4分)⑴静  ⑵未动宫商意已传  ⑶示例:琴声如悲凉的风吹过,潺潺的水流淌,带给听者悠远寂寥的千古情思。(前两空每空1分,第三空2分 )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7.“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8.词的下片抒发了哪几种情感?请概括作答。(4分)

7.(4分)词人把流水喻为美人流转的眼波,把山峦喻为美人蹙集的眉峰,将无情的山水化作有情,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一点1分,共4分)

8.(4分)惜春之情和送别之情以及对朋友的祝福之情。(前两点任意回答一点2 分,最后一点2分,共4分)

浣溪沙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准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②午盏:午茶。③蓼(liǎo)茸:蓼菜嫩芽。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13.上阕中,两种景物增添了晴天河滩的妩媚。(2分)

14.“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7b47780abfaca106.jpg]

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边的题。(3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一番滋味”的具体含义。

.(1)孤独寂寞(2)离愁别恨,__之愁。(3分,其中(1)题1分,(2)题2分,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4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8. 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 ”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1分)

9. 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4分)

8.(1分)物是人非

9.(3分)C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8. 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 ”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1分)

9. 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8.(1分)物是人非

9.(3分)C

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这首词,完成7、8题。(4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壮词”属豪放、壮美的作品。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从作品题材、思想感情或语言风格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解释。


8.联系以下南宋文人武将的诗句,探究作者为何有“可怜白发生”的感叹。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陆游)


7.示例: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表明诗人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8.示例: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无门,只能在沉醉后梦回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意近即可)

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完成后面的小题。(4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渔家傲 秋思》的作者是        (朝代)的     ,其中“渔家傲”       名, “秋思”是        。(2分)

(2)这首词中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突出了“塞下秋景” “天冷”、          的特点;词中的“家万里”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2分)

11.(1)北宋(宋),范仲淹,词牌,题目。(2分。每个要点0.5分)(2)声杂、城孤(1分。每个要点0.5分,意思相近即可)。思乡(思乡、忧国)(1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