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末“可怜白发生”一句凝聚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请做简要分析。
抒发了作者年岁渐老而又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共3分,“年岁渐老”“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悲愤”三个要点各点1分)
对宋代词人王观《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A:上阙一、二句用拟人手法,以山水寄寓了送行人的深情,同时点明了送别的地点。 B:“盈盈”,美好的样子。上阙三、四句说行人将去的地方,山清水秀,风景很美。 C:下阙借惜春表达了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王观对友人美好的祝愿,含蓄而别致。 D:全词充满奇丽的想象,情景交融。笔下之景,与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全然是心中之景。x k b 1 . c o m
下面对《梦江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梳洗罢”才“独倚望江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已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妇女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D: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后人评价说:“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
对《相见欢》(李煜)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对“离愁”做了真切、深刻的描写,如“剪不断、理还乱”这个比喻,如“别是一番滋味”等,情深切自然,语言朴实,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B:“无言独上西楼”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可想见其人处境之孤寂,心境之萧条,为整首词渲染了凄凉暗淡的感情。 C:“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点名季节是秋天,“寂寞”者是“梧桐深院”,被“锁”者是“清秋”,使人愁而更愁。 D:“剪不断、理还乱”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别是一番滋味”等用来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
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10—11题。(4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 ”、一个是“ ”。(2分)
11.苏轼说“不应有恨”,设想一下:“恨”的内容可能是什么?(2分)
10、恐;何似。 (2分)
11、“恨”的内容可能是亲人的离别、人生的孤独等。 (2分)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上阕先用“异”字总写边塞秋景与内地的不同,然后以大雁、边声、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描绘清朗、秀美的边塞风光。 B:“长烟落日孤城闭”是写暮霭生成,夕阳西下,城门紧闭。这一句反映了当时西北边关战事吃紧,守军戒备森严的紧张形势。 C:下阕首句写将士远离家乡,戍守边关,旷日持久;“燕然未勒”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勒功而还得典故,表达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 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情激情与思乡之苦交相融会,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有一种苍凉而悲壮的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 ”、一个是“ ”。(2分)
11.苏轼说“不应有恨”,设想一下:“恨”的内容可能是什么?(2分)
10、恐;何似。 (2分)
11、“恨”的内容可能是亲人的离别、人生的孤独等。 (2分)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这首词的上片描写 ,以一个“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2分)
10.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9.边塞秋景 异(每空1分,满分2 分)
10.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思念家乡”、“功业难成”、“愤懑不平”各1分,满分3分)
水 调 歌 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 这首词中“ ”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 。
12. 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待写作缘由。
B.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C.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D. 这首词上阙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4分)11.无眠 人生(2分) 12. D(2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 “起舞弄清影”的“弄”字用的极妙,妙在何处?(2分)
11.请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理解。(2分)
[a078cbcf371425c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