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江汉油田)
水 调 歌 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 这首词中“ ”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 。
12. 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待写作缘由。
B.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C.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D. 这首词上阙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11.无眠 人生(2分)
12. D(2分)
选出对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有误的一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壮”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即在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三句生动地描述了作者想象中的军营生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向往。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描写了战斗场面,马快弦急说明战斗的激烈和顺利。 D:最后一句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满含悲壮之情。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3.上阕写景,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14.“黯乡魂,追旅思”两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3.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黄昏秋景图。 评分:本小题2分。答出4个意象得1分,“色彩斑斓的秋景图”1 分,意思对即可。 14.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抒发了作者心头挥之不去、纠缠不休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评分:本小题3分。抒情方式1分,思想情感(怀乡之情、羁旅之思)2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按要求完成10~12题(7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这首词贯穿全篇的是哪一个词?(1分)
1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2、文中“千骑卷平冈”的“卷”字能否用“过”字替换,为什么?(4分)
10、狂(1 分)
11、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报国,建功立业。(2分)
12、不能。(1 分)一个“卷”字,极言打猎队伍行走之快,人数之多,出猎场面的壮观,表现了出猎者高 昂的情绪,抖擞的精神。而“过”没有这种效果。(3 分)(意思对即可)(共 4 分)
阅读苏轼的《浣溪沙》,完成11-12题。(4分)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1.从全词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片重在 ,下片重在 。(2分)
12.词中哪一句既暗示暮春节令,又描绘了宁静、祥和、美好的乡村景色?试作简要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写景 叙事(2分)
12.“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可见其观察之细微,体物之真切。(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5分)
pú sà 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1)上片中“可怜”一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下片着重采用了即景明志的写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3分)
(1)对北宋盛时的追念和失去它的惋惜。
(2)青山能遮住视线却挡不住收复失地之心。用“江水”比喻军民抗敌收复失地的决心,不可阻挡。用“鹧鸪”表达忠于南宁,决不屈膝于金人的报国之志。(每点1分)
诗词赏析。(3分)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⑴词的上片重在描写 之景,下片集中抒发 之情。(1分)
⑵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2分)
⑴塞下秋天奇异 征人思乡爱国(1分,每空0.5分)
⑵写出了守边将士因思乡的苦闷和功业未建而寒夜难眠潸然泪下的情形,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末“可怜白发生”一句凝聚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请做简要分析。
抒发了作者年岁渐老而又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共3分,“年岁渐老”“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悲愤”三个要点各点1分)
对宋代词人王观《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A:上阙一、二句用拟人手法,以山水寄寓了送行人的深情,同时点明了送别的地点。 B:“盈盈”,美好的样子。上阙三、四句说行人将去的地方,山清水秀,风景很美。 C:下阙借惜春表达了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王观对友人美好的祝愿,含蓄而别致。 D:全词充满奇丽的想象,情景交融。笔下之景,与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全然是心中之景。x k b 1 . c o m
下面对《梦江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梳洗罢”才“独倚望江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已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妇女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D: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后人评价说:“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