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辛弃疾的一首词,完成21、22两题。(共4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作者为什么称这首词为“壮词”?请从选材或语言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分析。(2分)

21.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一点1分,共2分) 

22.示例1:选取军营生活场景,看剑、听角、分炙、点兵,都表现出一种勇猛、雄健的气势。示例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句中“分”“翻”两个动词,豪迈热烈,动感十足;“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马快弓响,峻急明快;语言风格壮丽而不纤巧。(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2分)

诗词赏析。(3分)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⑴词的上片重在描写  之景,下片集中抒发  之情。(1分)

⑵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2分)

⑴塞下秋天奇异   征人思乡爱国(1分,每空0.5分)  

⑵写出了守边将士因思乡的苦闷和功业未建而寒夜难眠潸然泪下的情形,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2分)

阅读苏轼的《浣溪沙》,完成11-12题。(4分)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1.从全词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片重在 ,下片重在 。(2分)

12.词中哪一句既暗示暮春节令,又描绘了宁静、祥和、美好的乡村景色?试作简要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写景 叙事(2分)

12.“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可见其观察之细微,体物之真切。(2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8.这首词上片写 ,下片抒发 。(2分)

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8.(2分)庭院中的清幽景色( 1分),词人的“离愁”(1分)。(此题答案见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对《相见欢》的简析)

9.(3分,修辞手法1分,作用分析2分)“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一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其作用是:把“离愁”比作“剪不断,理还乱”的线,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内心浓重的“离愁”。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上阕以 字统领,表现了边陲之地的_________________ (2分)

11.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3分)

10. 异   孤寂荒凉

11. 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思念忧国的感情

品读范仲淹《渔家傲》一词,回答问题。(3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词的上阙写景,围绕“ ”字着笔,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下阙抒怀,慨叹 ,表现了戍边将士复杂的心态。(3分)

品读范仲淹《渔家傲》一词。(含第10题,3分)

10.(3分)异   功业未立(或“燕然未勒”)  思念家乡(或“归无计”、“归期无计”)(意思对即可)。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塑造了词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擎苍鹰的豪迈潇洒的形象。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描写词人的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的勇武气势来烘托亲率猎队的词人自己。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以冯唐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屡犯边境的西夏,表达了词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壮志。

(2013泸州市)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7.“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8.词的下片抒发了哪几种情感?请概括作答。(4分)

7.(4分)词人把流水喻为美人流转的眼波,把山峦喻为美人蹙集的眉峰,将无情的山水化作有情,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一点1分,共4分)

8.(4分)惜春之情和送别之情以及对朋友的祝福之情。(前两点任意回答一点2分,最后一点2分,共4分)

(2013年南京)

减字木兰花 琴

苏轼

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未动宫商意已传。 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归去无眠,一夜余音在耳边。

①宫商:这里指曲调。

8.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4分)

词的上片,“神闲意定”描画出琴女弹琴前全神贯注的情态,一个“⑴ ”字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玉指冰弦”写琴女抚弄琴弦,“⑵ ”,令人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未成曲调先有情”。

词的下片,前两句写⑶ ;末尾两句写词人听琴归来仍觉余音绕耳,侧面表现出琴女演奏技艺的精湛。

要求:⑴用词中的字填空;⑵用词中句子填空;⑶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述。

8.(4分)⑴静  ⑵未动宫商意已传  ⑶示例:琴声如悲凉的风吹过,潺潺的水流淌,带给听者悠远寂寥的千古情思。(前两空每空1分,第三空2分)

(2013年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江汉油田)

水 调 歌 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 这首词中“ ”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

12. 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待写作缘由。

B.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C.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D. 这首词上阙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11.无眠    人生(2分)      

 12. D(2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