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望江南》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作。 B:《武陵春》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词作,真实反映了她凄惨的生活处境和忧愁悲痛的思想情感。 C:《渔家傲》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描写了奇异的塞下秋景,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词的意境悲凉壮阔。 D:《破阵子》是北宋词人辛弃疾特意作的“壮词”。

诗词赏析(每小题2分,共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从词的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阙重在 ,下阙重在

(2)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倾城”一语,突出观猎盛况。

C.词的下片运用“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作者苏辙要竭尽全力抵御外敌、为国立功的决心。

D.词的上片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1)叙事(或描写)   抒情

(2)B

对范仲淹《渔家傲》这首词的解说和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通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A:首句一个“异”字统领全词的写景和抒情。用边塞景物的“异”描摹边关的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用将士感情的“异”抒写边关将士的慷慨悲壮、忧国思家的情怀。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只得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来寄托他对成就功业的向往。 C:笛声悠长,月光如霜,耳闻目睹尽皆给人以悲凉之感。词人彻夜未眠,直抒胸臆,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愁。 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从题材、情调和艺术方面来说它都为宋词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为以后婉约派宋词的发展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5.请赏析“峰峦如聚”一句中“聚”字的妙处。(2分)

16.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而“伤心”。(2分)

15.(2分)“聚”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从视觉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修辞手法1分,大意1分)

16.(2分)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1分)

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朝代兴亡的感慨。(1分)

渔 家 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9. 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4分)

20.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6分)

19. 边塞秋色   思乡之情

20.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边营。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惊弦。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1、从下列诗句中选出风格完全不同的一句,并说说理由。( )(1分)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D:沙场秋点兵。
12、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这首词是写给好友陈同甫的,抒发了作者杀敌立功的决心。
B. “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
C.“塞外声”是指塞外边境的悲壮粗犷的战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了却”“可怜”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1)了却:完成。可怜:可叹。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词语的理解。结合词句内容来分析即可。

(2)【参考答案】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描绘了一幅军旅生活图。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题答题步骤:

①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诗句内容;

②概括诗句构成的图景或意境;

③分析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备考建议】古诗词的思想感情题,既要求考生要理解诗句的内容,也要求结合诗句,知人论世,理解它所表达的情感。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这首词的上片描写 ,以一个“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2分)

10.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9.边塞秋景  异(每空1分,满分2分)   

10.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思念家乡”、“功业难成”、“愤懑不平”各1分,满分3分)

对下面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破阵子”是这首词的题目,表达了作者杀敌立功的决心。 B:这首词是写给好友陈同甫的,抒发了作者的抗金壮志。 C:“塞外声”是指塞外边境的悲壮粗犷的战歌。 D:末句“可怜白发生”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遗憾。

十一、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