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中,“由”之义为()

A:听随 B:任从 C:依从 D:盲从

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 生:()

使动用法,使……复活。

在“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扁鹊传》)中,“由”之义为()

A:由于 B:听随 C:依从 D:盲从

扁鹊名闻天下,过(),闻贵妇人,即为()。

“桃李满天下”中的“桃李“指的是()。

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

A:朋友 B:学生 C:老师

“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

A:朋友 B:学生

“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的是()

A:朋友 B:学生

“桃李满天下 ”的 “桃李 “指什么?

阅读下面古文

扁鹊者,渤海郡鄚人也。少时为人舍长①。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上池之水②,三十日当知物③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④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强公族弱,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居二日半,简子寤,董安于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望见桓侯而还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

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妇人,即为带下医⑤;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至今天下言脉,由扁鹊也。

[注] ①舍长:供客人食宿的馆舍主管人。②上池之水:指草木的露水。③知物:洞察事物。④垣一方:墙那一边。⑤带下医:妇科医生。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扁鹊独奇之,常谨之 遇:对待

B.不出三日必 间:病愈

C.后五日,桓侯体 病:患病

D.过邯郸,闻妇人 贵:尊贵

20.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出入十余年,呼扁鹊私坐 ②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得过

B.①饮是上池之水 ②若舍郑为东道主

C.①诸大夫强公族弱 ②因人之力敝之

D.①至今天下言脉,由扁鹊也 ②近奉辞伐罪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

B.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

C.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

D.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

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扁鹊为馆舍主管人时,非常恭敬地对待长桑君。长桑君也看出扁鹊不是一般的人,所以在交往十余年后,把自己私藏的药方传给了扁鹊。

B.晋国大夫赵简子执掌国事时患病,五天昏迷不醒,大夫们都很担心。扁鹊看后断言不出三天赵简子会痊愈,结果果如扁鹊所说,因此赵简子赏赐扁鹊田地四万亩。

C.扁鹊到齐国时,看出齐桓侯身体有病,但齐桓侯讳疾忌医,使扁鹊很生气。所以当后来齐桓侯病重再召请他时,他负气逃到别的国家,致使齐桓侯不治而亡。

D.扁鹊名扬天下后,仍然随俗为变,致力于解除病人的痛苦。秦国的太医令李醯自愧弗如,派人杀害了他,但是他诊脉的方法却受到后人的推崇。

23.翻译下列句子,前两句是课本内容,第三句是前面文言文里画横线的句子。

(1)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

19.D

20.A

21.C

22.C

23.(1)刚一交战,曹操的军队作战不利,撤退(撤军)驻扎在长江以北。

(2)(晋国)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它的边界,又想扩展(扩张)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削弱秦国,它将从哪里取得它想要的土地呢?

(3)桓侯对身边的人说:“医生喜爱功利,想把没病的人(治好)说成是自己治疗的功绩(功劳)。”

【解析】

1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根据语境,贵:尊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逐项分析、判断。文言一词多义用法的辩析,首先要考虑具体语境;其次要联系学过的例句体会用法;第三,在平时学习中要归纳整理,才能熟练迁移运用。A项,才;B项,介词,用/介词,把;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D项,表停顿/音节助词,无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入”与“出”表示时间的先后,应在“出”前后分别断开;“也”表停顿。故选C。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能力。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扁鹊逃到别的国家的原因并不是“负气出逃”,而是看到齐桓侯病入膏肓,确实无可救药。并且齐桓侯的死亡不是扁鹊的过错。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有:(1)初、引、次;(2)封、肆、阙、焉;(3) 之、利、疾。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扁鹊是渤海郡鄚(mào,茂)人。年轻时做人家客馆的主管。有个叫长桑君的客人到客馆来,只有扁鹊认为他是一个奇人,时常恭敬地对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普通人,他来来去去有十多年了,一天叫扁鹊和自己坐在一起,悄悄地对扁鹊说:“我有秘藏的医方,我年老了,想传留给你,你不要泄漏出去。”扁鹊说:“好吧,遵命。”他这才从怀中拿出一种药给扁鹊,并说:“用草木上的露水送服这种药,三十天后你就能知晓许多事情。”又接着拿出全部秘方都给了扁鹊。忽然间人就不见了,大概他不是凡人吧。扁鹊按照他说的服药三十天,就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因此诊视别人的疾病时,能看五脏内所有的病症,只是表面上还在为病人切脉。

在晋昭公的时候,众多大夫的势力强盛而国君的力量衰弱,赵简子是大夫,却独掌国事。赵简子病了,五天不省人事,大夫们都很忧惧,于是召来扁鹊。扁鹊入室诊视病后走出,大夫董安于向扁鹊询问病情,扁鹊说:“他的血脉正常,你们何必惊怪!从前秦穆公曾出现这种情形,昏迷了七天才苏醒。现在你们主君的病和他相同,不出三天就会痊愈。”过了二天半,赵简子苏醒了,董安于把扁鹊说过的话告诉赵简子,赵简子赐给扁鹊田地四万亩。

扁鹊到了齐国,齐桓侯把他当客人招待。他到朝廷拜见桓侯,说:“您有小病在皮肤和肌肉之间,不治将会深入体内。”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出宫门后,桓侯对身边的人说:“医生喜爱功利,想把没病的人(治好)说成是自己治疗的功绩。”过了五天,扁鹊再去见桓侯,说:“您的病已在血脉里,不治恐怕会深入体内。”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出去后,桓侯不高兴。过了五天,扁鹊看见桓侯就立即跑走了。桓侯派人问他跑的缘故。扁鹊说:“疾病在皮肉之间,汤剂、药熨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疾病在血脉中,靠针刺和砭石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疾病进入骨髓,就是掌管生命的神也无可奈何。现在疾病已进入骨髓,我因此不再要求为他治病。”过了五天后,桓侯身上患了重病,派人召请扁鹊,扁鹊已逃离齐国。桓侯于是就病死了。

扁鹊名声传扬天下。他到邯郸时,闻知当地人尊重妇女,就做治妇女病的医生;到洛阳时,闻知周人敬爱老人,就做专治耳聋眼花四肢痹痛的医生;到了咸阳,闻知秦人喜爱孩子,就做治小孩疾病的医生;他随着各地的习俗来改变自己的医治范围。秦国的太医令李醯自知医术不如扁鹊,派人刺杀了扁鹊。到现在,天下谈论诊脉法的人,都遵从扁鹊的理论和实践。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