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的问题(5分)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无主”、“一任”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2)请分析诗歌如何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抒发作者情感。(3分)
无主:无人过问;一任:任凭。(每词1分)
诗人托梅寄志,借梅花孤高正直、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1分,两个四字词语可任选一)突出自己坚贞自守的节操、抒发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感情(写出其中两点即2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请结合全诗简要说说你对划线句的理解。(2分)
(2分)划线句表达了诗人想恢复中原、建立不朽功名的政治抱负,却又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8.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3分)
词的上片,一个(1)“▲”字直接道出了作者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与自己同住。词的下片,通过黄鹂(2)“ ▲ ”,写出了春天已过,初夏已来。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3) ▲ 之情。
要求:(1)用词中的字填空;(2)用词中句子填空;(3)用一个恰当的词语填空。
(3分)(1)若(2)因风飞过蔷薇(3)惋惜(或“喜爱”)(每空1分)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4.这首词的上片描写 ,以一个“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2分)
15.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4.边塞秋景 异(2分)
15.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思念家乡”、“功业难成”、“愤懑不平”各1分,满分3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蝶恋花 【宋】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词中“黯黯”一词的意思是 。(2分)
7.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上阕写主人公登高望远,春愁油然而生。
B.下阕写主人公痛饮高歌却无法排遣春愁。
C.从全词来看,词人借用春草表达自己倦游思归的感情。
D.词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揭示了春愁原来是相思所致。
诗词理解(4分)
6.心情沮丧忧愁(2分)7.C(不是倦游思归)(2分)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蝶恋花》和《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各有一个词语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基调,它们分别是:“ ”和“ ”。(2分)
7.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柳词抒写儿女之情,苏词抒写家国天下的抱负。
B.柳词采用引用,苏词多用典故。
C.柳词委婉含蓄,苏词豪放激越。
D.柳词结尾出现名句,苏词通篇是名句。
6.愁(春愁)狂 7.D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 “狂”在词中的意思是 。(2分)
7.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上片“卷”字,写出猎队武士乘马飞驰的勇武。
B.上片“亲射虎,看孙郎”,体现作者身手不凡。
C.下片作者自比魏尚,感叹身世,抑郁不得志。
D.下片结尾三句抒发自己抗击侵略者的雄心壮志。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6.(2分)豪情 7.(2分)C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2分)
1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2分)
14.一望无际、高耸连绵的群山,袅袅直上的炊烟,西下的夕阳,一座孤立的城池,这些景
物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15.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下列对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辛弃疾写这首词寄给陈亮,既是对好友不得志表示慰解,也是借此抒发自己失意的感慨。 B:“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意思是“弹奏”,这个词准确形象地表现出弹奏热烈、乐声响彻云霄的情景。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诗句分别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概括而生动地写出战斗的紧张激烈。 D:这首词借剑寄意,表现抗金救国的主题,即是壮词又是悲歌,基调愤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