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一网

次北固山下·王湾(4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描述划线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不超过40字)。(2分)

2、作者从炼意着眼,颈联中用“ ”“ ”字,使之拟人化,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蕴含哲理。 (2分)

1、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船行江中,和风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2、生、入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7-18题

钟山即事(4分)

【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17、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2分)

1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7.(2分)“无声”(或“涧水无声”)、“不鸣”(或“一鸟不鸣”)

18.(2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这首诗歌集中表达出作者诗歌的主题,把 、童真、 融为一体,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它的作者是

母爱 自然; 冰心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①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涵了什么哲理?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3分)

答:

②有人评价说这首诗除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其他诗句都是多余的,没有写的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1分)

答:

①这一句说明事情到了最糟糕的时候往往出现转折。联系实际只要符合诗句所含意义即可。(意思相近即可,哲理2分,联系实际1分)

②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观点鲜明、说理详细即可。(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系:jì,牵连。 ②浑:简直。

①诗中描写诗人搬家时 的心情。(2分)

②请从写法上说说最后一句诗的妙处。(2分)

①依依不舍(或留恋)(2分)

②(2分)答案:这句诗用拟人(或衬托)的写法,形象有趣地写出黄莺连连向我挽留啼叫,使“离情”的表达更加深刻。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

(2)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高大巍峨(2)不畏艰难,勇于攀高的豪气壮志。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15.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14.破     满目凄然(意思相近即可)

15. 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意思相近即可)

比较阅读叶赛宁的《夜》和郭沫若的《静夜》,然后答题。(共7分)

叶赛宁

静 夜

郭沫若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6.这两首诗都描绘了 ,都营造出 的意境。(2分)

7.两首诗的不同在于《夜》全篇描写眼前实景,从中传达诗人对 的热爱和他

的心境;《静夜》除了写实景还有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 。(3分)

8.这两首同写月夜的诗,你更喜欢哪一首呢?说说你的感受。(2分)

6.夜景、月色     静谧美丽柔和

7.大自然  安适、宁静    想象    思念

8.自由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言只有理即可。

阅读王维《观猎》一诗,完成8~9题。(4分)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急,雪尽马啼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8.这首诗的颔联历来被人所称道,请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这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2分)

9.诗中流露出将军怎样的感情?(2分)

8.渭水平原上猎物藏身的野草都枯萎了,猎鹰的眼睛显得特别锐利;积雪消融,骏马脚下再无滞碍,奔驰起来更加轻快。(意思对即可,2分)

9.流露出了将军成功狩猎后轻快、欢欣的心情。(意思对即可,2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歌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诗各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子。诗人将两个陈述的对象摆在一起,要表达什么意思、抒发什么感情?

答:

(2)诗歌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

(1)(2分)

答:从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说到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将“国家”与“自身”联系在一起,(1分)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深情。(1分)

(2)(2分)

答: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1分)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或“为国捐躯”、或“举身赴国难”)的坚贞情怀。(1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