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4分)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8、从诗中的“ ”“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暮春时节。(2分)

19、“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2分)

18、  花落  未成阴  菜花

19、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

阅读《村晚》(宋·雷震),完成习题。(6分)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①陂(bēi):水岸。②漪:水波纹 ③腔:曲调

7.(1)请展开想象,简要描述这首诗前两句中的画面。(2分)

(2)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3)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这首诗中的“横”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哪里。(2分)

1)水草长满了池塘,池水漫上了塘岸。山像是衔着落日似的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2分)(2)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2分)

(3)“横”字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等)。 (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七绝 梅花

南宋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注;“坼”,chè ,破开,裂开,这里开放的意思。)

①.这首诗一、二两句写景,“雪堆遍满四山中”一句描绘出了梅花 特点。(2分)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

 ①白   茂盛

②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盛开的狂喜,愿与朵朵梅花互诉衷肠的爱恋之情。(扣住“喜爱”即可)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3分)

10、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3分)

9、两种理解都可:一种触景生情,(反衬、乐景哀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二种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10、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含义: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阅读《七律·长征》,完成6---9题 (7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到此处省略两句见默写内容)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6.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2分)

7.加粗的诗句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1分)

8.有人认为“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暖” 和“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寒”,都用得十分贴切而意味深长,请你任选其一,谈谈自己的理解。(2分)

9.__在这首诗中写到雪,他还有哪些写雪的诗句?请写出一句。(2分)

6.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7.表现了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大无畏精神。(基本意思对即可)

8.围绕“暖”或“寒”而谈,言之成理即可。

9.例如 “梅花喜欢漫天雪”“飞雪迎春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

阅读杜审言的《渡湘江》,完成第6题。(6分)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偏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这次流放的途中。

6.⑴“迟日园林悲昔游”,是由眼前的春光回忆起往昔的春游,诗人为什么要用一个“悲”字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今春花鸟作边愁”,诗人用花鸟反衬“愁”之深重。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用了反衬的手法,简要评析反衬艺术的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人南窜”与“水北流”相对,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慨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今日的悲,使人不由得追溯起昔日的欢乐;回忆往日的欢乐,更反衬了今日处境之可悲。

⑵用花鸟这些平时使人欢娱的事物反衬“感时”、“恨别”之情,写出了诗人内心激烈的情感活动。

⑶抒写远离京师的悲凉心境及对自己仕途遭遇的不平与愤懑。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钟”字好在何处。(3分)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4分)

6.“钟”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自然界写得有了感情,把神奇秀丽的景色聚集到泰山,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7.写出了诗人不怕艰险,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精神和气概,显示出他坚忍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意思对即可)

阅读王维的《十五夜望月》一诗,完成第7 题。(6 分)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⑴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的特点。(2分)

⑵有的版本最后一句是“不知秋思在谁家”,你认为是“在”字好,还是“落”字好?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地白(白)    凄清(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

⑵“落”字好。“落”,将秋思拟人化了,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

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答出大意即可)

⑶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

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7.诗人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哪些景物?(2分)

8.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7.落日、绮霞、远山、青草(各0.5分)

8.想念家乡,思念友人。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5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报携玉龙为君死。

7、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 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