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泊秦淮》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__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杜牧,因和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 B:首句运用了“互文见义”的写法,描绘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 C:第三句中的“不知”两字直接讽刺了当时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统治者。 D: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和谐统一,表达了作者忧时伤世的思想。
阅读《雨说》选段,选出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3分) 雨说(节选)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 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 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 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 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 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 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 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
A:第一节诗句写出春雨步履轻盈,润物无声的特点。 B:划线诗句将春雨描绘成了一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寄托了诗人对中国大地的儿童的关爱之情。 C:诗歌主要运用了拟人、夸张、比喻、设问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地写出春雨来临时的情形。 D:这首诗歌应用轻柔、亲昵而恳切的语气朗读。
【古诗赏析】
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7. 甲乙两段古诗所抒发的共同感情是 。(1分)
8.对两段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段写“雎鸠”在河中的沙洲上嬉戏、和鸣的情景,此情此景不禁拨动了“君子”的心弦。
B.乙段写“蒹葭”“白露”的清秋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氛围,表达了主人公的喜悦之情。
C.甲段中的“窈窕、淑”直接表现了女子的外表文静美丽和内心的善良,流露出对淑女由衷的赞美。
D.乙段中的“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写出了“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给人朦胧缥缈之感。
7.(1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对即可)
8.(2分)B
阅读古诗,答题。(6分)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 请你将第一、二句所展示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3分)
(2) 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3分)
[bfa7cfcf6dc3434e.jpg]
社 日①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①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②豚栅:猪圈,此作动词“猪归圈”的意思
9、开头两句反映了农家怎样的生活情景?(2分)
答:
10、末句“扶得醉人归”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9、反映了农家是一片富庶的景象,真可以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10、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正因为心里高兴,才不觉贪杯,而这种高兴又是与丰收的喜悦分不开的。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4分)
江天暮雪(马致远) 江雪(柳宗元)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1分)
9.(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2分)
(2)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1分)
8.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9.(1)《江天暮雪》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江雪》描绘静态的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的空寂雪景和孤舟垂钓的人物形象。(2)都通过孤傲的钓翁寄托了作者清高脱俗的感情。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全诗的诗眼是 。(1分)
(2)、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一个加以赏析。(2分)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2分)
① ; ② 。
(4)、写出这首诗中所用的修辞手法。(2分)
(5)、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1)诗眼:“不怕”。
(2).示例:“腾”“走”这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形象地突出了红军的壮举,是红军精神的外显;“暖”“寒”是一对反义词, “暖”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感慨。
(3).①腾越五岭;②疾跨乌蒙。
(4). 比喻,夸张,对偶。
(5).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豪壮志以及浓郁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山青花欲燃”这句诗中,“燃”字有何妙处?请结合本诗作出分析。(2分)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1分)
(1)暗含了山花的颜色;在青翠欲滴的山岭衬托下,红色的花朵就像一团将要燃烧的火焰一样,画面感强烈,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意近即可,2分)
(2)一种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强烈的思乡之情。(意近即可,1分)
雨后池上(4分)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6.诗歌前两句着眼于“静”,写雨后池上的静态美。以“ ”、“明镜”、“ ”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2分)
17.本诗的后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表现了雨后池塘的另一种美。请你对后两句进行赏析。(2分)
16、(2分)水面平、照檐楹
17、(2分)由静而动,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宿新市徐公店(4分)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8、从诗中的“ ”“ ”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暮春时节。(2分)
19、“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