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①,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释】①晴天雨:风吹古木,飒飒作响,像雨声一般,但天空却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
(1)诗中作者观景的时间顺序经历了哪三个过程?请选取诗中的相关词句回答。(2分)
(2)请根据“晴天雨”的注释和相关诗句提示,说说“夏夜霜”是什么意思。(2分)
(3)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2分)
(1)夕茫茫 → 灯火万家 → 月照平沙
(2)是月光照在沙滩上明白(银白)如霜的意思。
(3)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之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乐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其中任一种理解都可以)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__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 “烟笼寒水月笼沙”两个“笼”字用得好在哪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具体分析诗歌的后两句,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渲染了一种迷蒙冷寂的气氛。(2 分)
(2)《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__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的写照。全诗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意思对即可,3分)
附参考译文:
孙叔敖是楚国的隐士。宰相虞丘向楚庄王推荐他,让他代替自己。孙叔敖作了三个月楚相,施行教化,引导百姓,上下和睦同心,风俗十分美好,执政宽缓而有禁必止,官吏不做奸邪的事,盗贼也没有出现。秋冬两季动员百姓进山采伐林木,春夏两季借助河流涨水运往外地,百姓能够得到自己谋生的门路,都生活得很快乐。
楚庄王认为楚国使用的钱币太轻,下令把小币改铸为大币,百姓感到不方便,都放弃自己的生业。管理市场的长官向宰相孙叔敖报告说:“市场混乱,百姓不愿意住在那里,秩序很不安定 。”宰相说:“像这样有多久了呢?”市令说:“三个月了。”宰相说:“不用说了,我现在让市场恢复原状。”五天后,上朝,孙叔敖向楚庄王说:“前些日子更改币制,认为旧币轻。如今管理市场的长官来报告说‘市场混乱,百姓不愿意住在那里,秩序很不稳定。’我请求立即下令恢复以前的钱币。”庄王答应了,命令下达三天,而后市场恢复得像原来—样。
楚国民风是喜欢乘坐矮车,庄王认为矮车不便于马行,想下命令把车子改高。宰相说:“政令多次下达,百姓无所适从,不好。大王一定要改高车子,我请求让乡里人家加高门槛。乘车的人都是有身份的君子,君子不能够频繁下车过门槛。”庄王答应了。过了半年,人们都自动加高了车子。
请你阅读现代诗,完成后面14—15题。(共4分)
星星变奏曲
江河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14、诗中的星星象征着什么?诗人反复吟咏星星,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渴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有什么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象征光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向往。
15、这是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请你阅读古诗,完成后面14—15题。(共4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秋”字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两次写“巴山夜雨”,它们的内涵有什么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4、“秋”字点明了季节。而且秋天容易勾起人们的愁思,渲染出一种孤单、悲凉的气氛。
15、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
请你阅读现代诗,完成后面14—15题。(共4分)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4、诗人写道 “假如我是一只鸟”,“鸟”的形象与作者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诗人借一只饱受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和他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的爱。
15、表达了世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请你阅读古诗,完成后面14—15题。(共4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4、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3分)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李清照》)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15、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凄苦忧愁中的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重。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比喻(设问、夸张)的手法,将无形的愁化作有形的“一江春水”,永留不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之多。
中秋月
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中秋月》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任徐州知府时,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了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
15、(1)请写出“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所描绘的优美意境。(2分)
(2)这首诗写法上由景入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⑴晚霞渐渐消逝,深秋的寒气笼罩夜晚,袭人肌体,天上的星斗随着夜色加深逐渐旋转,银盘似的圆月也无声的移动。
(2)抒发了作者与弟弟相聚后不久又不得不离别,不知以后何时才能再相聚的哀伤与感慨。
请对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一名句作简要赏析。(3分)
答:
怀远因月而起,所以首联就写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的情景,并使之成为相近的“传媒”和载体,生动形象地写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9题(6分)
过零丁洋 砍头歌
文天祥 夏明翰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1)“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一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分)
(2)两首诗都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定决心,请分别结合其中的诗句加以分析。(4分)
(1)两个地名 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2)甲诗“人生……”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世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决心。乙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用直白的语言直接表达了为了正义宁死不屈的心境。(各2分,诗句1分,分析1分)
阅读杜甫的《绝句二首》,完成下列题目。(4分)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迟日:春日
(1)用精彩的语句描绘一、二两句诗所体现的初春景象。(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1)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2)表达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