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3分)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在诗中,与“甜”字相呼应的词语是“ ”,与“辛苦”相呼应的词语是“ ”。

(2)作者通过对“蜂”的描写,想要表达什么情感?请从两个角度回答。

①成蜜  采得百花②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讽刺不劳而获的剥削者。

钟山即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18.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2分)

19.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8.无声(涧水无声)、不鸣(一鸟不鸣)

19.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5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中庭地白树栖鸦”这一幅画面。(2分)

8.“不知秋思落谁家”中“落”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的好处。(3分)

7.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停下来,先后进入了睡乡。(2分)

8.“落”字用得新颖,它给人以动态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3分)新课标第 一网

中秋月

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中秋月》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任徐州知府时,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了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

15、(1)请写出“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所描绘的优美意境。(2分)

(2)这首诗写法上由景入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⑴晚霞渐渐消逝,深秋的寒气笼罩夜晚,袭人肌体,天上的星斗随着夜色加深逐渐旋转,银盘似的圆月也无声的移动。

(2)抒发了作者与弟弟相聚后不久又不得不离别,不知以后何时才能再相聚的哀伤与感慨。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①忽西落,池月②渐东上。

散发③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④劳梦想。

注释:①山光:指山上的日光。②池月:池面上的月光。 ③散发:散开头发。古人平时都束发戴帽。散发说明去掉冠簪,表示闲适。④中宵:半夜

(1)开头两句中的“忽”“渐”两字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2分)

(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两句从什么感觉角度渲染了怎样的氛围?(2分)

(3)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怀?(2分)

(1)不能。这两个字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 “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还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大意对即可)

(2)嗅觉、听觉;清幽(或清静)绝俗。

(3)表达了诗人纳凉的悠闲和对友人的怀念。

阅读下面短诗,完成文后各题。(7分)

强者的座右铭

如果所有人都因害怕而离开了你,

那么,你,一个不幸的人,

就chǎng开心,孤军前进!

如果无人在狂风暴雨的茫茫黑夜里高举火把,

那么,你,一个不幸的人,

让痛苦点燃你心中的明灯,

让它成为你唯一的光明。

⑴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1分)

chǎng( )开心( )

⑵加“□”的“茫”字,查字典应查 部首,它在诗中的词义 。(1分)

⑶有人将本诗题为“强者的座右铭”。请根据其内容,说说这是为什么。(2分)

⑷朗读本诗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采用怎样的语速?提出你的意见并简述理由。

(3分)

(1)敞   fēi  (评分:1分。每个0.5分) (2 )艹  模糊不清 (评分:1分。各0.5分) ⑶要点:① 面对孤独要勇敢前进,把孤独的痛苦作为照亮自己前进的明灯。② 对人有励志修身、鞭策警省的作用。(评分:2分。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4)不设统一答案。①在感情把握上,只要不严重悖离原文的感情,如悲伤、绝望、消沉、忧郁等,不作严格要求;②语速的把握上,与所认定的感情要一致;③理由的阐述要依据文本。(评分:3分,情感、语速把握基本合理,理由阐述比较充分,2分;语言通顺1分。)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只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21.这首诗以什么为线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诗中用了哪些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其作用是什么?(4分)

23.诗人为了表达感情运用了哪些客观物象?(2分)

24.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3分)

21.以离开康桥时感情的起伏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

    22.招手、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节展示的画面动起来,有立体感。

    23.云彩、金柳、青荇、青草、星辉等。

    24.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奠定基调,结尾与开头呼应,“悄悄的”告别康桥。开头与结尾两节诗的形式基本相同,更好地表达了依依不舍的深情。

金色的夕阳

         H..W..朗费罗

金色的海像一面明镜,

在金色的天底下铺展,

陆地和阴影像根细带,

横亘于水天之间。

云样的礁石,礁石样的云,

溶于彩光,飘在海面,

在那灿灿的中流,

静静地悬着一条船。

海,只是另一个天,

天,只是另一个海,

哪是地,哪是天,眼睛难以分辨。

(选自《英语学习》)

16.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这首诗歌的题目为“金色的夕阳”,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描写其他事物?(3分)

17.“云样的礁石,礁石样的云”运用的修辞手法是(2分)   (  )

A.夸张B.排比C.互喻D.反复

18.诗中哪一个词最生动地体现了作者的想象,这个词好在哪里?(3分)

19.上文中与“海,只是另一个天,天,只是另一个海”照应的诗句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分)

2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有人认为,本诗的作者与唐朝诗人李商隐一样发出人到暮年的感慨,投入一种伤感的情绪。你认为呢?(3分)

16.海洋、天空、陆地和阴影、礁石、云彩、船正是夕阳的光辉使所有的一切着上了它的色彩,而周围的景物又映衬了夕阳,大自然因为夕阳而美丽,夕阳也因为自然的映衬而光彩艳丽,所有的一切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17.C

    18.悬;海水澄澈就如天空一样,海只是另一个天,天只是另一个海,水天相连,浮在海面上的船就仿佛是悬在空中一般,强调海水的辽阔、清澈与明净。

    19.金色的海像一面明镜

    20.本诗作者笔下的景物都着上了一层令人眩目的颜色,表达了作者对夕阳美景的喜爱之情,没有丝毫的感伤。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l.诗中用了一个小倒装句,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落,因而更显诗意盎然。这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这首诗中诗人选取了“莲花、柳絮______、_______、东风”等意象,其中“东风”这一意象取自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运用的手法是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4.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从结构上看,本诗的开头与结尾内容为首尾倒置,这样处理,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落,因而更显得诗意盎然,在不协调中闪出光彩。

B.“美丽的错误”是一个病句,既然是错误,就不可能美丽,同样,美丽也不可能是错误的,因此诗人这一句值得商榷。

C.本诗中运用了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意象,如“莲花”“柳絮”“东风”等,从而一再表现了郑愁予中国性的最根本的所在。

D.这首诗语言清新,不在文字上玩弄游戏,竭力以最忠实的文字展示诗人最忠实的感情。

15.这首诗被广为传诵,它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50字以内)(3分)

11.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2.马蹄 春帷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3.比喻 倦守空闺的女子,娇美的面容因等待而憔悴

    14.B

    15.鲜明的韵律感,具有古典美的意象和比喻以及含蓄动人的故事情境,是本诗最主要的艺术特色。

 

阅读下边诗段,完成诗后各题。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6.诗歌的朗读要有节奏感,下列读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7.“惜”字统领七句,请说出“惜”包含哪些意味。(3分)

8.赏析“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妙处。(3分)

9.“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哪些含意?(3分)

10.你同意__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评价吗?请说明理由。(3分)

6.C

    7.“惜”中含褒,肯定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响;“惜”中有贬,批评他的不擅文治,文学才华欠缺;“惜”中寓志,蕴含后来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8.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9.作者自指,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10.略(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