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古诗:(8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8、填空(3分)

①首二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是 ,杜少府“之任”的处所是

②诗中点明二人皆不在本乡,此别为别中之别的诗句是

19、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B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0、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3分)                                   

18、城阙、五津  同是宦游人  19、B   20、这两句诗劝慰友人不要为离别而悲伤,而要心胸豁达、坦然对待。它一洗以往送别诗中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而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阅读分析

(一)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二)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1. 这两节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作用?

2. 这两节诗在句式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3. 这两节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4. 你对诗中的“我”的形象是如何理解的?

5. 诗人把一首至诚的赞美诗献给了养育他的保姆,请你也用简短的一段话或几行诗来赞美你所敬爱的人。

1. 都运用了反复,排比的修辞,这样一咏三叹,不但使感情抒发得痛快淋漓,而且增强了节奏感和旋律美。

2. 虽然都运用了排比,但句式不相同。第一节的排比是短语式的,类似于8个并列状语,第二节中的排比是由六个短句构成,这种同中显异、灵活多变的句式,使语言的节奏显出多变的旋律美。

3. 相同之处,都含有对乳儿的爱和乳儿对保姆的真挚之爱。

不同之处,第一节侧重于表现大堰河对“我”的无限关爱;第二节着力表现大堰河勤劳善良的高尚品质。

4. 言之有理即可。

5. 合乎要求即可。

阅读分析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1.这一诗段的叙事中心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简要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定语多用数量词,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

1.写大堰河的凄苦身世和死后的凄凉,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同情,对社会不公平的愤恨。

2.更加突出了她生前的苦难和死后的凄凉。

3.扩展了诗歌的主题,表明大堰河只是受苦受难妇女的代表。

4.排比和反复

古诗文阅读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此词写于作者随康熙帝东巡还未出山海关的时候。榆关,即为山海关。那畔,那边,指山海关外。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1).有人说此词描写了旅途的遥远、艰辛,你能找出相关的词句吗?(2分)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答:词人通过“山一程,水一程”和“风一更,雪一更”来表现旅途的遥远、艰辛。(1句1分)

(2). 答: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迫切思念之情。(2分)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①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②四百州:指南宋统治下的府、州、郡一级行政单位。南宋时的半壁江山,约为一半,作者故称为“四百州”。

(1)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如何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分)“望”字起到统领全诗景物描写的作用。

(2)(2分)诗人用烟云茫茫、江水悠悠、夕阳渐沉(暮色苍茫)、寒鸦归巢来抒发自己眷恋祖国的深情和__失家的悲伤无奈。(相关景物回答得1分,抒发感情得1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4—25题。(4分)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24.你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山中景色?结合本诗内容略做说明.。

25.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试作简要分析。

24、是描写的深秋的景色,从“石出”“天寒”“红叶稀”可以看出。

25 、诗中前两句,寥寥十字,就描绘出典型的深秋景色——清水白石,苍山红叶,色彩鲜明和谐,景物错落有致,很富画意;后两句添写绿树荫浓,翠色欲滴,使得小诗格外清新隽永,情趣盎然,“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或综观全诗,溪流,白石,红叶,翠绿;白色,红色,绿色,这所有的一切,醒目而又和谐地搭配在一起,错落有致,富有情趣。正是对这绚丽丰富、多姿多彩的“山景图”的描绘。)(每题2分,共4分)

请你阅读现代诗,完成后面14—15题。(共4分)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4、诗人写道 “假如我是一只鸟”,“鸟”的形象与作者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诗人借一只饱受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和他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的爱。

15、表达了世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4分)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1.诗歌前两句叙事,“ ”字交代了时间,“ ”词语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焦灼不安、心神难宁。(2分)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1.答:“夜”(“秋”) ;   “频剪”(2分)

2.答:表达了女诗人月夜独处时的寂寞愁苦。(2分)

山 中

王 维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1.你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山中景色?结合本诗内容略做说明.。

答:

2.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试作简要分析。

答:

1.你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山中景色?结合本诗内容略做说明.。

 答:是描写的深秋的景色,从“石出”“天寒”“红叶稀”可以看出。                                                                              

2.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试作简要分析。

  答:诗中前两句,寥寥十字,就描绘出典型的深秋景色——清水白石,苍山红叶,色彩鲜明和谐,景物错落有致,很富画意;后两句添写绿树荫浓,翠色欲滴,使得小诗格外清新隽永,情趣盎然,“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或综观全诗,溪流,白石,红叶,翠绿;白色,红色,绿色,这所有的一切,醒目而又和谐地搭配在一起,错落有致,富有情趣。正是对这绚丽丰富、多姿多彩的“山景图”的描绘。)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