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下面古诗,完成15—16题。(4分)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5、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2分)

16、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

15、逐、移

16、本诗第三四句通过描述老人家钓获一条鲈鱼,给一家人带来了欢快的忙碌,展现了淮上渔者自然和谐生活氛围的幸福感受。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完成7-8题。(3分)

鸟 鸣 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7.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

等景物,通过 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7.桂花   春山    月    鸟    衬托(以动衬静)   幽静(3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3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分)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2分)

(1)前一句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 10—11题。(4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境界。请说说诗的颔联中的“阔”字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2分)

1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其中“

”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

10、“阔”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渺。(或“阔”字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一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意对即可)

11、思念故乡(亲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阅读《钱塘湖春行》后,按要求答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1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10.孤山寺   白沙堤
11.“迷”“没”两字运用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花美丽活泼和草的茂盛,写出春天的勃勃生机,也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大自然的赞美

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注释:昼梦:白天睡觉作梦,这里意白天睡觉。余:以后。

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分)

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 (2分)

1.答:既写出了作者在久雨新晴后,面对青苔满地、绿树浓郁,却无人共享、共语的遗憾心情;也为下联“唯有南风旧相识”铺垫,为上下联之间的枢纽之词。

2.答:三四句以“南风”为主角,用拟人的手法把这位“旧相识”写得趣味盎然.“偷”显示“南风”的诙谐,似有意与老朋友开玩笑;“开”“翻”写与老朋友的熟识程度,其关切之情可见.可以想象在“无人”的情况下,“南风”将带给作者多少安慰。(或:三句独写“南风”,用“旧相识”三字给于南风以生命,给其拟人化的特征,写出其中的缘由。四句偷开门户又翻书“,连写两个细小的动作”开门、“翻书”。本是微风拂动书页,诗人却说是“偷”字,把诗人和南风的感情写得很深,真上妙趣横生,独显别致。)

【诗歌大意】下过雨后天转晴了。满地长出了茸茸的青苔;白天睡了一觉,醒来之后还是绿树在同我作伴。只有我的老朋友南风怕我寂寞吧!又偷偷地打开门和窗户来翻看我的书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1)“一杯一杯复一杯”,连续重复三次“一杯”,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2)诗的三、四两句真率自然,为历代传诵。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3分)

 (1)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饮酒之乐,使读者仿佛看到那痛饮狂歌的情景(2分)

(2) “我喝醉了想睡觉,你暂且走吧;如果有意,明天还请抱琴再来”(1分),直率的语言描写(1分),活画出一个不拘礼节、随心所欲的饮者形象,表现诗人超凡脱俗、率真自然的性格特点。(1分,形象和性格特点写出一方面即可得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l~2题。(4分)

夜 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作于诗人在九江任职时。

1. 诗人的“知雪重”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

2.论家皆评此诗“看似写雪,实为写人。”说说你对此评是怎样理解的。

1.诗人从感觉“衾枕冷”、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三方面来表现雪重(大),三处不着一个“雪”字,这是侧面描写的艺术方法。                                    

2.(2分)

 此评恰当。诗人从“已讶”到“复见”再到“时闻”已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这不仅是因为“衾枕冷”,更多的是借“夜雪”抒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暗示谪居浔阳(九江)居住环境的偏僻和孤寂惆怅的心情。  

推荐名著阅读 (8分)

(A.) (B.)

小小的花 母亲呵

也想抬起头来 天上的风雨来了

感谢春光的爱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然而深厚的恩慈 心中的风雨来了

反使她终于沉默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母亲呵

你是那春光么?

14.这两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3分)

15.这两首诗抒发感情的方法有什么不同?(5分)

14.歌颂和赞颂母爱。

15.前者以比喻的手法,用普照和滋润万物生长的春光喻指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后者由物及人,将母亲的怀里当作生命中所有痛苦的遭遇悲哀的安顿之所。

诗歌鉴赏(4分 )

别滁 欧阳修

花开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23.“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从首句可以看出作者离别时的怎样的心态?

24.请结合《醉翁亭记》的相关内容谈谈,欧阳修“醉”在何处?

23.豁达开朗  积极乐观  24、醉在老百姓的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盛情中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